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最常见的致病菌是β-溶血性链球菌以及其他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患者常在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者其他细菌感染后,出现咽喉部肿痛、扁桃体发炎或者上呼吸道相关症状,然后逐渐出现血尿、蛋白尿、双下肢浮肿或者高血压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相关症状,重症患者还出现过性急性肾衰竭。但90%以上患者都可以治愈,不用过于忧虑担心,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即可:
针对患者病情发展情况,采用针对性治疗方式,主要有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方式,严重急性肾衰竭患者还需进行透析治疗,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首要治疗目的是消肿保肾,让血尿、蛋白尿尽快消失。药物治疗主要使用利尿剂比如氢氯噻嗪、螺内酯,可治疗患者尿量减少、水肿症状,如果患者存在血压升高,可以使用降压药物,比如非洛地平等。
发病初期1~2周内应卧床休息,并保证患者充足休息,不可过度劳累,也不能剧烈运动,如果症状比较明显,应卧床休息4~6周,待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待病情稳定后,方可从事轻体力活动。
患者应在适宜的环境中休养,居住房间保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通风换气,并注意房间卫生干净整洁,定期消毒,避免空气中有颗粒细菌等物质,患者吸入后可能会加重呼吸道症状,加重患者急性肾炎病情。
急性肾小球肾炎饮食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如牛奶、鱼肉、瘦肉及鸡蛋等,尽量少吃植物蛋白,如黄豆、豆制品等,因为植物蛋白不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同时进食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如面食、玉米等。如果水肿明显或伴有高血压要尽量低盐饮食,同时要观察血压、尿量的变化。如果是多尿期,可以吃橙子、香蕉等,防止引起低钾血症。同时要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以免加重肾脏排泄的负担。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避免和传染性疾病的人群接触,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防止发生继发性感染加重病情。
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学龄前儿童,患儿对疾病缺少全面的认知,家长应该给患儿做好思想工作,不要害怕,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其他年龄段患者也应做好心理建设,积极面对现实,对病情有全面且正确的认知,按时吃药,从饮食上进行调理,调整好心态面对病情。
总之,如果患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不必过于担心,注意治疗护理事项,积极遵循医嘱,适当休息,及时控制病情,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