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科普
热点排行
看了一眼“红眼病”患者,会被传染吗?
2023-10-24 21:38:01
作者:梁维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秋季来临,部分地区出现“红眼病”患者大量增加的情况,家庭中可能“一人感染,全家中招”,而托幼机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等人群聚集场所甚至发生了聚集性传染。传言曾说:“只要看一眼“红眼病”患者,就会被传染。”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红眼病”。

什么是“红眼病”?真的看看就传染吗?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一般情况下,秋季发生的“红眼病”多是病毒性的,并且比细菌性“红眼病”传染性更强。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能被“红眼病”感染发病,而且还会存在感染不同病原体再次发病的可能。“红眼病”传染性极强,起病较急,潜伏期较短,且有群发性,但并非看一眼就会被传染,而是以接触感染为主。急性患者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患眼-手-健眼)、间接接触传播(患眼-患者的手-物品-健康者的手-健眼)、水源性传播(健眼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或泪液污染的水)。感染者常在接触传染源几小时后或1~2天内发病,患者发病2周内传染性最强。家庭、幼儿园、学校、社区等可发生聚集性传播。

得了“红眼病”,有什么症状?

“红眼病”典型的症状为球结膜下出血,出现眼睛红肿、刺痛、流泪怕光、视物不清、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晨间醒来,可出现睁眼困难,且有异物、奇痒或灼热感,眼内有大量分泌物,早期分泌物呈现水状,中后期分泌物则呈现粘液状。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头痛、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不适的情况。发病通常起初为单眼,接着传染到另一眼。该病自然病程7~10天症状大部分消退,发病后7天需隔离管理,症状消失后可解除隔离。

得了“红眼病”该如何治疗?

急性出血结膜炎的治疗主要是以局部用药为主,严重或特殊感染的情况下才需要全身用药。分泌物过多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就医后根据病原学诊断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或抗病毒的眼药水、凝胶治疗。眼睛肿胀、奇痒、灼热可采取冷敷的方式缓解。不宜使用眼药膏涂抹,会造成分泌物排泄不畅,纱布遮盖眼睛或热敷均会增加眼部的温度、湿度,利于细菌或病毒繁殖,从而导致病情的加重。

“红眼病”该如何有效预防?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手是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外出后、饭前、便后均要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同时避免用手揉擦眼睛。生活用品常清洗更换,个人物品单独存放,不共用护理用品,尤其是眼部药品或用品,避免交叉污染。不采用集体滴眼药的方式预防眼病。在“红眼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2.患者适当隔离,避免接触。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尽量居家休息,暂缓出行,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治愈前不要上学或工作,避免到公共场所,严禁到公共泳池、公共浴室,以防传染他人。个人用具要严格做到与其他家庭成员分开,用后进行消毒,并尽量不与家人接触。

3.注意室内通风消毒。勤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对餐具、衣物、玩具等物品清洁消毒,保持室内清洁;病人接触使用过的物品,可用75%酒精擦拭消毒或煮沸消毒。如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应充分清洁或消毒手部。

4.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注意饮食的均衡和营养的摄入,饮食应该包括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尽量避免食用含糖量较高的食品。适当运动,可选择步行、跑步、游泳等合适的运动方式,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作息规律,按时入睡,早睡早起,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