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中医针灸疗法:舒缓妇科问题、促进生殖健康
2023-07-28 17:00:26
作者:刘丽娟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中医院

针灸作为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对于许多类型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近年来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治疗逐渐成为首选治疗方式。与西医相比中医治疗费用低,副作用小,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妇科病作为基础疾病之一,在临床上种类较多,通过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应用中医针灸疗法,能够基于患者病症展开辩证,促进患者疾病改善。

1 针灸与妇科问题

女性生殖系统包含内、外生殖器官及相关组织,发生在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被统称为妇科疾病,妇科病发病几率高,病因复杂,是女性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站在中医理论的角度上分析妇科疾病,其能够与中医中的脏腑经络理论相对应,从而开展中医辩证诊疗。从古时候开始针灸就开始被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中,一方面能够通过针灸刺激穴位从而调理脏腑,另一方面能够以针灸强化原有的药物治疗效果,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通过在妇科问题治疗中应用中医针灸疗法,对于大多数患者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不适症状。针灸与其他治疗手段相互配合,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2 中医针灸疗法在具体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2.1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在妇科问题中具有代表性,是指排除疾病因素外多引起的女性经期前或经期中小腹疼痛的情况,具有较高发病率。在中医理论中按照个人体质不同将原发性痛经分为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以及气血亏虚型三类痛经,根据不同类型的痛经表现需要选择不同的选穴及行针手法,才能保障针灸效果。气滞血瘀型患者针灸以行气活血为主要目的,行针手法以泻法为主,以毫针直刺的形式进行,选穴主要为合谷穴、地机穴、足三里穴等。而寒湿凝滞型患者行针以平补平泻为主,气血亏虚则考虑使用温针灸。

2.2不孕症

站在中医理论角度上来看待不孕症,虚症多是因肾虚而导致患者肾气肾阳不足而引发不孕,实症则可能与痰淤、气郁等因素相关,在应用针灸治疗时首先需要判断患者为虚症还是实症。实症治疗以通络化痰为主,针灸穴位为子宫穴、三阴穴、肝俞四穴等,以泻法行针帮助患者疏散淤气。虚症治疗以温通经脉为主,通过针灸实现对肝肾补气的效果,以子宫穴、肾俞穴、气海穴、关元穴为主,子宫穴采取平补平泻法,其余则采用补法行针。

2.3女阴白斑

女阴白斑指外阴及阴道的瘙痒不适,外阴出现硬化性苔藓,随着病情加重可引发月经不调等问题,是较为常见的妇科问题。女阴白斑是由于自身气血不足而外部湿热入侵所导致的,目前中医针灸治疗以艾灸、耳针、电热针等形式为主。耳针作为针灸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与艾灸进行配合能够起到提升治疗效果的作用,艾灸以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为主要穴位,耳针则采用就近原则,通过两种针灸形式的配合来改善患者的肝肾运行情况,帮助派遣体内湿热。电热针则以地机穴、血海穴、阴陵泉穴等为主要穴位,考虑到患者的病情严重情况选择不同的进针深度,留针时间在25~30min。不论采用哪种针灸治疗方式,临床上都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显示出中医针灸对于改善外阴白斑的有效性。

2.4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同样作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在我国月经不调的发病率较高且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中医认为月经不调与寒邪外侵、房事过频、饮食不佳等有着较大关系,在针灸治疗中以针对冲脉和任脉相关穴位为主。当患者表现为经前疼痛可以三阴交穴、血海穴、关元穴作为主穴,根据具体病症表现搭配辅穴,例如气虚可配足三里穴。而对于经期疼痛患者则需以气海穴、归来穴和三阴交穴为主穴,同样搭配不同辅穴,如肾虚可配肾俞穴,从而促进针灸治疗效果提升。

3 总结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治疗对于原发性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等妇科问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舒缓妇科问题,促进女性生殖健康发展。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