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额妊娠期高血压要想安全用药,应该如何选?
2023-11-01 09:16:20
作者:张玉梅
作者单位:安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疾病,一旦发生将直接损害孕妇大脑、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且会引发胎盘早剥、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等并发症,增加胎儿宫内缺血、缺氧、生长发育迟缓风险,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全称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现已成为全世界孕产妇与围产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为了保障母婴安全,妊高症孕妇需要像普通高血压一样服用药物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而对于妊高症患者而言,药物治疗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用得好能治病,用不好则会造成无法逆转的危害,那么妊娠期高血压应如何安全用药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妊娠期高血压药物治疗选择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目的为控制血压、延长孕周,尽可能保证母婴安全,治疗过程中应有指征的降压,并密切监测母婴情况,而孕妇存在个体差异,故不存在绝对最好、最快、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以下治疗药物,以兼顾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

1.降压药

用药目的为预防严重母胎综合征,如胎盘早剥、心脑血管意外等,适用于四类患者,第一类为收缩压高于16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高于110毫米汞柱孕妇,第二类为收缩压高于15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高于100毫米汞柱非严重高血压孕妇,第三类为收缩压水平为140--15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水平为90--100毫米汞柱合并脏器功能损害孕妇,第四类为怀孕前服用降压药治疗,孕后继续治疗者。首选口服降压药,若降压效果不理想,可经静脉用药,推荐口服用药为拉贝洛尔、硝苯地平、尼莫地平、甲基多巴,推荐静脉用药为硝酸甘油。

2.硫酸镁

用药目的为控制子痫抽搐、防止再抽搐,适用于严重表现子痫前期者,以预防其发展为子痫,主要经静脉给药,合并心肌病、肾功能不全等患者需慎重用药,或可在医生指导下减量用药。

3.镇静药

用药目的为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若患者存在硫酸镁禁忌证或用药无效则可应用镇静药,以防控子痫,常用药物为地西泮、冬眠合剂、苯巴比妥,地西泮为首选镇静剂,该药具有显著镇静、肌肉松弛与抗惊厥作用,对胎儿影响相对较小。

4.利尿剂

常用利尿剂有两种,一种为呋塞米,该药适用于伴有肺水肿、脑水肿、全身性水肿、肾功能不全与急性心衰竭的妊高症孕妇,建议酌情用药。另一种为甘露醇,适用于伴脑水肿者,但存在心衰与潜在心衰者禁用。值得注意的是,利尿剂可以用,但要慎重,非必要时不用药。

能够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很多,但适合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却少之又少,患者用药时不仅要考虑降压效果,更要考虑腹中胎儿的安全,一定要充分权衡利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牢记用药原则。

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药物治疗原则  

1.明确用药指征后用药。

2.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尤其是孕早期者,建议不用或暂停用药。

3.单一用药疗效显著时,应避免联合用药。

4.小剂量用药有效时,避免增加用药剂量。

5.避免选用疗效相同的数种药物。

6.首选对母婴危害小的药物。

7.老药疗效肯定时,避免使用尚无法确定对胎儿有无不良影响的新药。

8.该用药时一定要,避免需要用药而不用,若产妇存在生命安危,即使用药后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仍应用药。

9.早孕期间不可使用C类药物与D类药物,若病情急需应用对胎儿有危害的药物,应先终止妊娠,后应用药物。

目前,FDA将妊娠期用药危险性分为A、B、C、D、X五类,A类药物证实孕妇用药物危险性,可安全使用,但无孕妇适用药;B类药物有明确指征时可慎用,适合妊高症孕妇的药物为氢氯噻嗪与甲基多巴;C类药物有明确指征时需充分权衡利弊,慎重用药,能够治疗妊高症的药物为拉贝洛尔、美托洛尔、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硝酸甘油、硝普钠等;D类药物避免使用,但可在有明确指征且患者用药获益大于风险的严密监测下慎用,能够治疗妊高症的药物为普萘洛尔、比索洛尔、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缬沙坦、厄贝沙坦、奥美沙坦、呋塞米、螺内酯、吲哚帕胺等;X类为孕妇禁用药。患者应定期检查,遵守个体化安全用药原则,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

以上就是本文对妊娠期高血压如何安全用药的介绍,总之,孕妇一定要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擅自购买药物,更不可介意药物的影响擅自停药、减药,做到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有效用药。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