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多发于手、膝盖、髋关节和脊柱的关节,但也可累及全身的任何关节。骨关节炎会导致关节软骨退化和破坏,引起关节的炎症和肿胀,使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患者可能会出现行走困难、下蹲困难、上下楼梯困难、握拳困难等情况,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这些痛苦和不便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导致抑郁、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患者可能会因为疼痛而失眠,影响睡眠质量。骨关节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和红肿,以及关节变形和功能减退。这些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关节疼痛,关节在活动期间或之后可能会感到疼痛,有时候也会在休息时出现。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关节僵硬,关节不活动一段时间后,或在刚睡醒时,可能会感到僵硬,通常持续半小时以下。关节僵硬可能会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和工作能力;关节活动受限,受累关节可能无法在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移动,导致关节功能丧失。丧失柔韧性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行走、穿衣、洗漱等基本生活技能,也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发炎和肿胀,发病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可能会发炎和肿胀,导致关节变大和变形。肿胀可能会加重疼痛和僵硬,也可能影响关节的稳定性;磨擦感和骨刺,由于关节软骨的损坏导致骨头之间的摩擦,骨头周围形成了多余的骨刺。受累关节在使用时可能会有磨擦感,并且可能听到弹响或嘎嘎声。磨擦感和骨刺可能会加剧关节的损伤和炎症,也可能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或肌肉等结构,引起其他并发症;骨关节炎的并发症包括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等,会增加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老年骨关节炎应当如何护理?
1.保持适当的体重
对于老年人骨关节炎患者来说,保持适当的体重对减轻关节负荷、缓解症状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每餐的食物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可以使用小盘子和碗来限制食物摄入量,并慢慢咀嚼食物,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感受饱腹感。蔬菜和水果富含纤维和水分,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并减少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除了饮食管理外,适度的运动也是保持适当体重的关键,可根据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低冲击力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游泳等,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消耗卡路里、增强肌肉力量,并改善关节灵活性,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负重。
2.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长时间的静坐或长时间的活动都不利于骨关节的健康,建议将活动时间分散到一天的不同时间段,例如,进行一些轻度运动或伸展操后,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其他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可以帮助减轻关节的压力,缓解疼痛和疲劳感。
3.注意保暖和防护 寒冷和湿冷的环境可能会加重骨关节炎的症状,因此老年人在寒冷的季节里应注意保暖,穿着适合的衣物,并避免暴露在寒冷和湿冷的环境中。在进行户外活动时,使用适当的关节保护装备,如膝盖护具、手腕护具等,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这有助于减少关节的受力和压力。另外,使用温热疗法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感,可尝试使用热水袋、热敷包或热毛巾等,将温热物品放在疼痛的关节上,舒缓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