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膝关节韧带损伤怎么治疗
2023-09-15 14:17:20
作者:罗春林
作者单位:钦州宝顺医院
膝关节韧带损伤是指膝关节中韧带的部分或完全断裂或拉伤。常见的膝关节韧带损伤包括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交叉韧带(PCL)损伤、内侧副韧带(MCL)损伤和外侧副韧带(LCL)损伤。针对不同类型的韧带损伤,治疗方法略有不同。下面将围绕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治疗展开探讨。

确定损伤的类型和程度

通常通过体格检查、病史询问和磁共振成像(MRI)等手段来评估韧带损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确定了韧带损伤的具体情况后,就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对于轻度或部分断裂的韧带损伤,常规的非手术治疗可行。这些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冰敷、压迫和抬高(RICE疗法)、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等。休息是为了避免进一步损伤,冰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压迫可帮助控制血液流量,抬高可以降低关节内的水肿。药物治疗常包括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和止痛药,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物理治疗包括热敷、按摩、理疗和电疗等,可以增加血液循环和关节的灵活性。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通过逐渐增加关节的运动和强化肌肉来恢复关节的功能。

对于严重的韧带损伤,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标是修复或重建损伤的韧带,以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手术方法根据具体的韧带损伤类型和程度而定。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关节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关节镜手术是通过小切口和关节镜,引导手术器械进行修复或重建。相比于开放手术,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常用于修复 ACL 和 PCL 等韧带损伤。开放手术是通过较大的切口,直接进行韧带修复或重建。开放手术常用于修复 MCL 和 LCL 等韧带损伤。

康复训练

膝关节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来修复。但手术只是第一步,康复阶段的合理计划和逐渐递增的运动恢复训练同样重要。以下是围绕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康复计划和训练内容。

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康复阶段的重要手段之一,旨在减轻肌肉紧张和疼痛,同时促进韧带的修复和关节的功能恢复。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理疗、电疗和热敷等手段。

按摩:通过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和疼痛。按摩可以通过手法抚平肌肉和软组织,同时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力量刺激韧带和关节,促进修复和恢复。

理疗:理疗包括超声波、电子治疗和激光治疗等。这些治疗手段可以通过温热效应、振动效应和电流效应等作用于韧带和软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电疗:电疗是通过电流刺激肌肉和神经,从而改善肌肉功能和神经传导。电疗可以减轻疼痛,促进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同时也可以刺激韧带和关节的恢复。热敷:热敷可以通过增加血液流量和组织代谢,促进韧带和关节的恢复。热敷也可以减轻肌肉紧张和疼痛,同时放松肌肉和软组织。

2. 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康复阶段的重要环节,目的是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稳定性。

关节活动性训练:早期的功能锻炼主要是进行被动和主动的关节活动训练。通过进行关节的活动性训练,可以促进关节内的滑膜液的分泌和关节软骨的修复,同时也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肌肉力量训练:逐渐递增的肌肉力量训练是康复的核心内容。通过逐渐增加力量训练的强度和范围,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同时也可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平衡训练:平衡训练可以提高人体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通过平衡训练,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减少再次受伤的风险。

3. 保护措施:康复期间需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避免进一步损伤和保护修复后的韧带。使用拐杖或支架:在康复初期,可以使用拐杖或支架来减轻关节的负担和保护修复后的韧带。这样可以减少关节的压力和损伤风险。

佩戴护具:在康复期间,可以佩戴适当的护具来保护修复后的韧带。护具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稳定性,减少再次受伤的风险。

避免剧烈运动:康复期间需要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需要避免跑步、跳跃和转向等动作。这样可以减少关节的受力,促进韧带的修复和恢复。

综上所述,围绕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治疗取决于具体的损伤类型和严重程度。对于轻度或部分断裂的韧带损伤,常规的非手术治疗是首选。对于严重的韧带损伤,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后需要进行周密的康复计划和逐渐递增的运动恢复训练。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可以考虑。对于每个具体的病例,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及早、正确地进行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恢复到正常的运动水平。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