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别让多动症成为孩子的“拦路虎”
2023-11-08 16:01:27
作者:张美燕,佟彬良,颜文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俗称“多动症”,是儿童最常见的行为问题。根据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的患病率占6.4%。也就是说,50个孩子里可能就有3个孩子是多动症,一般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ADHD患儿目前就诊率较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争取良好预后的前提。

多动症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很多家长认为“多动症”就是娃儿费、调皮、不听招呼、坐不住,而事实上,在一些多动症患儿中并没有活动过多的表现。目前有三种类型,主要表现也有所区别。

类型一 注意缺陷

主要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中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做题马虎等行为;生活上表现为很难按照家长的指示去完成任务;孩子在和家长、同龄人对话时,表现出不听的样子。

类型二 多动或冲动

主要表现为难以保持坐姿,或者坐着时会不停扭动;在不合适的情况下到处跑或爬;容易打断他人的谈话、游戏或活动等。

类型三 注意缺陷+多动/冲动

也就是上面两种情况的结合,两种表现都有。

“多动症”孩子与正常活泼的孩子的区别

注意力方面,正常活泼的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能聚精会神,而多动症孩子通常在玩乐过程中常表现为心不在焉,无法有始有终;自控力方面,正常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和特别要求下能约束自己,可以静坐,而多动症孩子常常表现为坐不住,静不下来;行为活动方面,调皮孩子的好动行为一般有原因、有目的,虽行为多,但不惹事生非,而多动症孩子常常小动作多而无意义,行为具冲动性、唐突冒失、富于冒险、破坏性强,事后不记后果。

多动症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多动症儿童经常不遵守课堂纪律,破坏课堂规则,引起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常出现波动,甚至下降。喜欢招惹他人,甚至会因为冲突、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让身体受到意外伤害。在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的不顺利,会导致情绪反应明显,此时家长如果管理较为严格、批评惩罚过多,儿童可能会产生对立情绪,后续可能引发社交障碍、情绪障碍、亲子关系等诸多问题。

多动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多动症的诊断要点包括:1.注意力在学习状态或其他有一定压力或要求的情况下不能有效集中;2.注意力极易受无意义刺激的影响而发生转移;3.在需要安静的活动中难以安静下来,总是动来动去;4.学习或做事主动性较差;5.学习或做事易拖拉;6.做事不易考虑后果,行为冲动,常有破坏行为;7.有不良行为或习惯;8.情绪不稳定等。

只要具备上述症状中的任何三个以上症状即可诊断为此障碍类型,但第一条就是必须具有的诊断要求。

目前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多动症属于神经发育障碍,治疗原则因人而异,需制订个体化的综合管理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目前常用药物包括盐酸哌甲酯和盐酸托莫西汀等,能有效治疗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此类药物均为处方药,特别是盐酸哌甲酯为第一类精神药品,与麻醉药品管理要求相同。购买此类药品需明确诊断,在正规医院开具购买,并严格遵守医嘱服用。

非药物治疗:需要心理医生、老师和家长的合作,密切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给予正向引导。尤其是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多与孩子交流沟通、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多鼓励孩子,提高孩子对自身的认同感。平时应做到为儿童营造温馨的成长环境;对儿童态度温和,遇到问题以引导和鼓励为主;协助儿童进行规律的体育运动等。

温馨提示

目前对多动症的病因还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遗传起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宝妈在怀孕期间应尽量避免抽烟喝酒或者暴露在重金属(铅)环境下,为宝宝创造优良的生存环境,可以降低宝宝患多动症的风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