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术后导尿管可出现何种不适?
留置导尿管是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完全无意识下进行的,大部分患者在麻醉苏醒后出现了明显的下腹部烧灼样疼痛、尿频、尿急并伴有烦躁不安,严重的会出现肢体摆动、言语混乱等行为异常,甚至试图拔除导尿管,被称之为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据相关文献报道,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发生率高达47~90%,而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可使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例如手术切口的裂开、出血、循环系统不稳定、心律失常、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期间死亡率增加等影响患者预后,同时也是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麻术后导尿管引起不适(即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可能机制
1.尿道和膀胱的神经分布非常丰富,对刺激非常敏感,异物或炎症刺激都可能会引起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
2.由于膀胱平滑肌和逼尿肌受乙酰胆碱M型受体调节,留置导尿管带来的刺激能激活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并作用于M型受体而引起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
3.全麻诱导后留置导尿管,复苏期间患者意识恢复后,对术中留置导尿管产生的刺激没有感受和记忆,同时由于部分麻醉药物的残留作用,降低了患者对不适刺激的处理能力和反应能力,因此任何不适刺激(如疼痛或不适感)均可以引起患者躁动。
结语
目前,全身麻醉诱导后留置导尿管的策略被大多数手术患者接受,但是全麻术后恢复期出现的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增加这一点是不容得忽视的。对于麻醉医生来说,如何预防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发生并使患者平稳度过麻醉恢复期是至关重要的。在临床上,对全麻后导尿管相关膀胱不适的防治措施较多,但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从安全、适用、经济等方面考虑,更加倾向于采用综合的预防措施,既能满足患者留置导管的舒适化要求,又能让患者更平稳的度过全麻术后恢复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住
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