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饮食结构,坚持健康饮食原则
饮食和糖尿病治疗间联系紧密,不合理饮食会导致血糖升高,老年患者应当坚持低脂、低盐饮食,不能食用过于油腻、过甜、过咸的食物。每天按照规律定时、定量吃饭,坚持少吃多餐的原则,不能暴饮暴食,控制食物的咀嚼速度,降低碳水化合物吸收率。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例如韭菜、芹菜、苦瓜等均有利于血糖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馒头、面条、年糕、糕点这一类食物不适合作为主食,也不能吃过多的米饭,需要控制每餐米饭的摄入量,患者可以将绿豆和米饭共同搭配,能够防止餐后血糖快速升高。或者也可以将芋头、山药、红薯、玉米等作为主食替代。
组织定期锻炼,提高患者身体素质
糖尿病患者身体免疫力下降,需要重视强化个人身体素质,定期进行运动锻炼,可以加快血液循环速度,同时也能够控制血糖和血压,降低体重,避免肥胖导致患者的血糖高居不下。社区医院可以组织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共同进行集体运动,例如广场舞、太极拳等,培养患者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同时集体运动也可以让患者拥有和其他同龄人的交际空间,让老年人也拥有自己的社交生活,保持愉快的情绪。但是老年人的肢体活动能力下降,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强度过大容易出现摔倒、低血糖的问题,需要观察老年人的运动状态,随身携带巧克力、糖果这一类食物,如果发现面色、心跳有异常立即停止运动,让低血糖患者及时服用升糖食物。
规律服用药物,避免血糖持续升高
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服用降糖药物或者使用胰岛素,因此规律用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极其关键的。在照顾糖尿病老年患者时需要先告知其每种药物的作用和服用必要性,让老年患者可以重视药物对糖尿病治疗以及个人身体健康的作用,形成规律用药的意识。告知老年患者每天不同时间需要服用的药物以及药物服
用剂量,但是考虑到老年患者的记忆力较差,经常容易忘吃药,可以通过打电话或者发微信的方式提醒老年或者吃药。或者调整用药方案,尽量选择每天只需吃一次的药物。不能让患者随意调整用药方案,可以定期询问患者的个人身体状态,通过科学分析和评估对药量进行调整。
定期监测血糖,掌握患者血糖波动情况
老年患者的血糖经常会出现波动,如果患者休息不好、心理压力大、饮食未进行控制或者其他疾病影响都有可能使血糖上升,部分患者还会有低血糖的现象。因此需要定期对老年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老年患者可以通过指尖测量的方式自行进行检测,如果病情较重每天血糖监测次数在4~7次,如果病情稳定需要做到每周监测3天血糖。照顾糖尿病患者时需要及时将老年患者的血糖数值记录下来,定期回顾血糖数值的变化情况,了解血糖的波动状态,寻找影响患者血糖波动的原因,以此来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
重视心理护理,调节老人的不良情绪
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不断退化,很多活动都受到了限制,并且在退休之后由于子女工作繁忙或者不和子女居住在一起,老年人的内心极其孤独。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同时需要承受疾病带给自己的困扰,会进一步加重老年患者的不良情绪,因此在照顾老年患者时需要重视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接受规范化的糖尿病治疗。在照顾老年患者时需要多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询问老年患者是否有身体不适的症状表现,鼓励患者说明自身的不良情绪,及时对患者进行疏导,宽慰患者内心的抑郁情绪。
做好并发症护理,控制并发症的发展进程
糖尿病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糖尿病眼病会让患者的视力下降,糖尿病肾病会影响肾脏功能,甚至会发展成为肾衰,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糖尿病足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患有糖尿病后由于皮肤内部含糖量上升,细菌繁殖速度较快,血液内细胞杀菌能力下降,足部皮肤容易出现感染溃疡的问题。在照顾患者时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根据并发症制定针对性的护理策略。例如,在面对糖尿病足患者时需要观察伤口的严重程度,及时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是否有愈合的趋势,保证伤口位置的干燥和清洁。部分患者因糖尿病足会缺少主动下床运动的意识,而长期卧床也会引发压疮,因此应当重视鼓励患者多多下床活动,避免肢体功能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