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凝血功能检查报告单怎么看
2023-11-16 21:17:52
作者:潘敏
作者单位:百色市人民医院

凝血五项检查其实就是针对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溶系统的检测;凝血五项检查包括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

凝血五项报告如何解读?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正常范围:一般为27-45秒,超过10秒以上有临床意义。可用于肝素治疗期间的监测,维持在正常对照的1.5~3.0倍。

延长:内源性途径的凝血因子缺乏Ⅷ、Ⅸ、Ⅹ缺乏:血友病A、血友病B;

因子Ⅺ、Ⅻ缺乏症;肝病、DIC、血中抗凝物质(凝血因子抑制物、狼疮抗凝物质、华法林或肝素)增多;大量输注库存血等。

缩短:DIC、高凝状态、血栓栓塞性疾病(心梗)等。

2、凝血酶原时间(PT)

PT是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活性的指标,是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查试验。参考值:PT:9.2-15s(秒);

PT延长

1)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2)获得性:DIC、原发性纤溶亢进、急慢性肝病、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缺乏、循环抗凝物质增多等。

PT缩短

先天性凝血因子Ⅴ增多症、血栓性疾病、DIC高凝期、口服避孕药、多发性骨髓瘤等。

3、凝血酶时间(TT)

TT测定的是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过程。参考值:10-20s。

延长说明纤溶亢进,在低(无)纤维蛋白原症,DIC(纤溶亢进期)以及类肝素物质存在(如肝素治疗,SLE和肝脏疾病等)时出现延长。

TT缩短无临床意义。

4、纤维蛋白原(FIB)

FIB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质。参考值:2.0-4.0g/L(克/升)。

纤维蛋白是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切除血纤蛋白原中的血纤肽A和B而生成的单体蛋白质。可以促进血小板的聚集,促进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和收缩,增加血液粘滞性和外周阻力,引起内皮细胞损伤,促进胶原和去氧核糖核酸合成,趋化单核/巨噬细胞向内膜下迁移,促进红细胞粘着和血栓形成。

5、D-二聚体(D-Dimer)

D-二聚体是机体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下的产物。参考值:0-550ng/ml。

临床意义:DD>0.5mg/L有临床意义;若临床上已有明确的血栓形成但DD仍<0.5mg/L,应考虑纤容低下的可能;

年龄增长、肝病也有可能会DD升高。

常见的几种化验结果解读

1、PT延长,其余四项正常

单纯PT延长,主要考虑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影响。存在以下可能:VII因子缺乏症,或者轻度维生素K缺乏或开始服药华法林。

2、APTT延长,其余四项正常

APTT其功能主要用于诊断血友病,当APTT明显升高时,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凝血因子VIII、IX、XI等缺乏(即先天性血友病),或获得性VIII因子缺乏(即获得性血友病),此时患者易发生出血或已经出现出血。另外,血管性血友病患者APTT也可能会出现单纯升高。

二是当患者不存在出血表现时,APTT升高可能是患者体内存在的狼疮抗凝物(抗磷脂抗体)导致的。

3、FIB升高,其余四项正常

FIB不仅是一种凝血因子,同时也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因此,在一些炎症、创伤和妊娠等情况下,它都可能升高。

4、D-dimer升高,其余四项正常

D-dimer是纤维蛋白单体活化交联后,经纤溶酶水解的产物,可作为判断体内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重要标志物之一,D-dimer水平异常升高反映了继发性纤溶亢进。

5、TT单纯延长,其余四项正常

1)服用低剂量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这类药物为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和直接凝血因子Ⅹa抑制剂。2)TT试剂是采用标准化的凝血酶,某些的采血管或试剂可能会存在患者血液中存在某种对凝血酶敏感的干扰物质,出现单纯TT延长的情况。

6、PT,APTT明显延长,其余三项正常

APTT和PT均明显升高,首要考虑共同途径凝血因子缺乏,维生素K缺乏、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抗凝血类灭鼠药等。

采血量不足也会对PT、APTT检测造成影响,尤其对APTT测定结果影响大。

7、PT,APTT和TT明显升高,FIB偏低,D-dimer正常或升高

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肝病(如肝硬化、肝癌等),导致肝脏合成的各种凝血因子不足。此外还可见于先天性缺乏纤维蛋白原或纤维蛋白原结构异常。在一

些心脑血管疾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可出现明显升高。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