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慢性、多阶段的过程。从正常的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再到形成危及人体健康的肿瘤,通常需要10到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现在的医疗延长寿命。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癌症的预防至关重要,虽然无法完全消除患癌症的可能性,但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显著降低患癌症的概率。这些习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学研究的支持。例如吸烟是导致多种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肺癌等癌症的风险。控制体重和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也与降低乳腺、胃癌、结直肠和子宫内膜癌等癌症的风险相关。适度的身体活动可以帮助降低患乳腺、结直肠和子宫内膜癌的概率,避免过度曝露于阳光下可以降低皮肤癌的风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癌症。
一、合理安排饮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合理搭配各类食物,保持膳食的均衡和多样性,摄入适量的营养素,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免疫力。一个健康成年人的每天的平衡膳食中,盐不超过5克,油控制在25-30克;奶及奶制品控制在300-500克,大豆和坚果类控制在25-35克;畜、禽、鱼类等动物性食物控制在120-200克,每周至少吃2次水产品,每天吃1个鸡蛋;蔬菜在300-500克,深色蔬菜占一半,水果在200-250克;谷类在200-300克,其中全谷类和杂豆在50-150克,薯类50-100克;水在1500-1700毫升。平均每天吃12种以上食物,每周达25种以上。减少加工食品和零食的摄入,尽量选择新鲜食材,避免过量摄入盐和糖。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减少油炸和高温烹调,以降低食物中致癌物质的生成。 戒烟限酒 烟草烟雾中含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数百种有毒,至少70种致癌,如常听说的甲醛、苯并芘等。吸烟者患各种癌症(尤其是肺癌)、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中风及其他致死性疾病的风险显著增高。吸烟者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不吸烟的人应尽量避免接触二手烟。饮酒可增加肝癌、乳腺癌、结肠癌等的发生风险。饮酒要适度,成年人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度的白酒50克,或高度白酒30克。任何形式的酒精对人的健康都无益。
三、坚持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降低10%-20%结肠癌、乳腺癌、膀胱癌等的发生风险。免疫系统是身体抵抗疾病和癌症的重要防线,研究表明,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增强免疫系统对异常细胞的监测和清除能力,进而降低患癌风险。常见的运动类型有3种: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抗阻运动(利用自身重力、哑铃、沙袋、弹力带、健身器械等进行的抗阻力运动)、柔韧性运动(太极、瑜伽、舞蹈等)。要注意的是体育锻炼应该适度而不过度,过度的运动可能会导致身体疲劳,增加受伤的风险,所以体育锻炼应按照先有氧,后力量,重视柔韧性运动,运动强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建议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每次30-50分钟,每周累计150分钟,锻炼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天。
四、保持心理平衡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具有正常智力、积极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在如今快节奏生活的时代,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压力,而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主要有调整认知、情绪管理、维持良好人际关系、自我奖励、积极运动、保证睡眠等。当这些方法都无法释放心中的压力时,我们就应该去专业的机构咨询心理医生,帮助我们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
五、作息规律
随着现代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熬夜或被迫熬夜。熬夜危害极大,熬夜让大脑无法清除有害物质,使人变笨;影响瘦素分泌,毁容还易胖;影响器官修复,容易生病,大大增加了患癌的风险。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机体恢复,每天应保证晚上7-8小时的睡眠时间,20-30分钟的午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