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科学有效地预防胃癌
2023-09-24 10:35:25
作者:梁进芬
作者单位:灵山县人民医院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较高。胃癌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因此,科学有效地预防胃癌具有重要意义。胃癌预防面临一些挑战和障碍,首先,很多人对胃癌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知识,意识不强烈,其次,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根深蒂固,改变起来并不容易,以上因素均会对胃癌预防造成影响。以下是一些预防胃癌的措施,主要目的为降低患病风险,保护人们的健康。

1胃癌的危害

1.1生命威胁

胃癌在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往往到晚期才被发现。晚期胃癌的治疗难度较大,普遍预后较差。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胃癌可能会向周围组织和器官扩散,形成远处转移,导致生命威胁甚至生命危险。

1.2消化道功能受损

胃癌常常影响胃的正常功能。随着肿瘤的增大,胃容量减小,食物通过胃的速度减慢,导致消化功能受损。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胃胀等消化问题,从而影响饮食和营养摄入。

1.3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胃癌影响患者的食欲和饮食摄入。由于胃肿瘤的存在,患者在进食过程中可能会感到饱腹或出现不适,导致食欲下降。长期食欲减退和消化吸收功能受损会导致营养不良,使患者体重明显下降。

1.4贫血和体力衰竭

胃癌可能会导致失血和缺铁性贫血,进而引发体力衰竭、疲劳和虚弱。患者可能感到无力、乏力,并容易感到疲劳和气短。

1.5疼痛和不适

随着胃癌的恶化,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疼痛、灼热感、酸胀感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对生活质量造成明显影响,使患者身心受到痛苦和困扰。

1.6心理健康影响

接受胃癌诊断的患者往往会感到极度的焦虑和恐惧。他们对于疾病的未来发展、治疗的效果和生存前景存在不确定性,这可能导致强烈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胃癌的治疗过程常常伴随着身体的不适和副作用,这些不适可能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引发抑郁、情绪低落和痛苦。胃癌的治疗常常需要患者离开工作、放慢日常社交活动,可能也会出现经济困难等问题,这些因素可能使患者与家人、朋友和社会的交流减少,导致孤独感和失落感。

2胃癌预防方法

2.1饮食调整

适量饮食,避免过度饱食,以免引发肥胖等慢性疾病。多样化饮食,均衡摄入各类食物,确保获得足够的营养成分。限制高盐、高脂、高糖和高温烹饪食品,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增加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的摄入,提供丰富的抗氧化剂和纤维,有助于预防癌症。避免将食物长时间存放在高温和潮湿环境下,因为这可能会导致细菌或真菌的滋生,增加致癌物质的形成。食物煮熟的时间要充分,不要吃生或未完全熟的食物。

2.2改变生活方式和环境

戒烟戒酒,减少致癌物质摄入,因烟草和酒精是导致多种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参与身体活动和运动,每周进行一定时间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降低患癌风险。管理压力和保持良好心态,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应该学会应对压力和寻求必要的支持。关注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环境污染,增加对健康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2.3防止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被列为一级致癌物,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粪传播途径传播,如食用不洁食品、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或与感染者共用餐具等,因此,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更换牙刷。家庭成员明确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后,需积极治疗,避免共用餐具,食具要注意消毒,避免家族成员之间感染,进而有效预防胃癌发生。

2.4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及早发现身体的异常情况,包括癌症。接受胃镜检查或其他早期癌症筛查方法,针对特定癌症高风险人群,应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早期筛查方法。高风险人群应更频繁进行筛查,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应更加密切地进行定期筛查,以便尽早发现癌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预防胃癌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需要对胃癌的科学预防引起重视,通过饮食调整、改变生活方式和环境,以及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等科学有效的预防策略,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癌症的风险,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