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损伤在骨科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膝关节韧带损伤,在运动医学领域一直是研究热点,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同时对运动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而很多人会在运动中因为不慎导致前交叉韧带损伤。为有效降低发病率,有必要了解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机制以及预防方法。
1.什么是前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主要分布在人的膝关节当中,起始部位在股骨外侧髁,随后向前内方附着在胫骨髁肩隆起前。前交叉韧带的主要功能是避免胫骨相对股骨过度前移,有助于维护膝关节稳定,但同时也是人们在运动期间非常容易出现损伤的部位。
2.前交叉韧带损伤是如何发生的
人们在参加跆拳道、田径、排球、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前交叉韧带损伤,包括慢性损伤、急性损伤、接触性损伤以及非接触性损伤,其中大部分在体育运动中发生的前交叉韧带损伤都属于非接触性损伤。很多运动姿势比如常见的跳跃着地、冲刺斜切、跑步急停、快速扭转以及其他会直接撞击膝关节的动作都可能造成前交叉韧带损伤。
比如在篮球运动过程中,因为人体要不断变换位置并保持失重状态,力分布在相同力线当中,此时软组织要同步承受外部的力和源自肌肉的力,所以容易出现前交叉韧带损伤。比如在做出跳跃动作的时候,膝关节会进行屈伸运动,这时膝关节要在韧带、骨骼、肌肉等多部位配合及协调下完成伸与屈的运动,人在伸膝的时候,股骨髁会朝前滚动,并同步向后滑动,此时会伴有轻微内旋,猛然起跳与着地会产生有力且迅速的制动,在一个下肢保持固定不动另外一个下肢围绕其旋转或两只腿相互踢的过程中,容易导致韧带出现断裂或撕裂情况。
另外在足球运动过程中,运动员时常要固定支撑一条腿,而另外一条腿要不断的变换方位,或用不同的运动方式来控制球,这种情况下因为人体需要不停变化身体动作,所以下肢经常会做出急停制动以及快速启动、内旋、外旋以及屈伸等运动,时常出现因肢体不能控制运动的情况,而且在运动员做出侧切动作的时候,下肢膝关节屈角往往较小,同时膝关节外翻角会比较大,并同步具有较大的外翻力矩和伸肌力矩,加上地面会产生较大反作用力,都会导致前交叉韧带承受更大的负荷,一旦牵张力比生理适应强度高,就容易增加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几率。
又或者在羽毛球运动当中,因为人们要重复或反复的做出回位、移动、启动等动作,动作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容易导致保护功能下降或者处于疲劳状态,并容易由此导致膝关节所承受负荷高出承受极限,进而造成膝关节出现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而且在步伐移动过程中,膝关节会做出屈曲运动,此时前交叉韧带会出现程度不一的松弛状态,若同时遭受较大的外界冲击力,容易导致身体重心失控,进而膝关节容易出现侧向摔跤或向前着地情况,这时前交叉韧带会快速从之前的松弛状态转为紧张状态,很容易出现损伤。
另外在滑雪、举重、柔道、武术、排球、跆拳道、田径等运动当中,膝关节的半屈位骤然内收或旋转或外展,膝伸直、膝关节过伸或者大小腿受到撞击等,也都可能导致前交叉韧带发生损伤。
3如何预防前交叉韧带损伤
其一,运动之前要充分热身,通过热身运动能使人体身体多个部位充分伸展,从而使韧带及肌腱的弹性得到改善,从而提升肌肉反应速度及灵敏度,增强大脑兴奋性,降低生理惰性。通常通过10~15分钟的慢跑、扩胸、压腿等热身运动,有助于更流畅自如的做出急停、加速、转体、跳跃等动作。
其二,运动时要选择恰当的场地,主要应选择在无杂物、地面平坦的场地运动,以防发生绊倒、撞击或摔倒等情况。另外,如果地面过于坚硬会导致下肢关节面面临更强的冲击,所以人们在参与球类运动过程中,应尽量选择规范的场馆。
其三,要掌握正确的技术,运动过程中从空中落地以及奔跑期间切忌踩到别人脚上或球上,否则很容易导致踝关节或膝关节扭伤,为避免因对方出现技术性错误或恶意伤害等导致自身受到伤害,运动中可使用护膝等保护装置。
其四,要注意不可过度劳累,若膝关节以前做过手术或已有损伤,不可强行通过另一侧关节代偿,否则很容易出现急性损伤。运动过程中要加强针对性练习,使患侧关节周边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也可佩戴护膝保护患侧关节,尽量保证运动时可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膝关节韧带损伤,会导致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及肿胀等,一旦出现韧带损伤情况,要及时通过正规的检查确定韧带损伤程度,合理确定治疗方案,防止发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