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经常会出现波动,要想真正提升糖尿病治疗效果,一定要根据血糖水平选择合适的用药量,避免出现血糖过高、过低的问题加重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习居家监测血糖的方法,将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作为主要的监测指标,观察在一段时间内是否出现反复波动的问题。很多患者认为糖尿病只会让血糖升高,但其实也会有低血糖的可能,一旦血糖过低患者会出现浑身无力、大汗、心悸、意识模糊的症状,要及时补充糖分。
观察是否有并发症出现
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残疾、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眼病、肾病、糖尿病足等都是常见的并发症,患者一定要在生活中观察自己的身体是否有异常变化。如果有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足部皮肤苍白、步态不稳、泡沫尿、口渴、尿量增加等症状要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检查。
饮食护理
在生活中需要结合身体营养状态对饮食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坚持低脂、低盐、低糖、营养均衡的饮食原则,规律进食,可以选择少食多餐的方式,不能暴饮暴食。多吃谷类食物、粗纤维丰富的食物,进食时先吃蔬菜,然后吃肉蛋类,最后吃主食,避免主食摄入过多引起血糖上升。
糖尿病每天吃主食4~5两,每餐吃七、八分饱,不可过多;每天吃1个鸡蛋、2两左右瘦肉以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每天喝300毫升牛奶或者酸奶,但是在选择酸奶时不能带有蔗糖或者蜂蜜;十字科蔬菜、绿色叶菜以及黄色蔬莱均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如紫甘蓝、芹菜、白菜、空心菜、菠菜、胡萝卜等;在两餐之间可以吃一些含糖量低的水果,比如西瓜、苹果、桔子等,注意控制摄入量,每天不超过200g;每天食盐摄入量控
制在6g以内,在日常烹饪中优先选择蒸煮的方式。糖尿病患者戒烟、戒酒最佳,不能在空腹状态下喝酒,容易诱发低血糖。不能食用腌制类、烘烤类、烟熏类食物,尽量不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少吃甜食,增加日常饮水量,每天1500~2000ml为宜,不能用含糖量过高的饮料代替水。
定期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有益的,每天适量运动,可以改善身体状态,控制血糖水平,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而言可以避免便秘。在运动前一定要和医生进行沟通,了解自己是否存在心脏禁忌证或者其他合并疾病,在最初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舒缓运动,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大压力。由于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在运动时尽量选择饭后1小时血糖水平较高的阶段,运动强度不感过于劳累为度。为了确保运动的安全,在运动时可以随身携带糖果、饼干,如果突然大量出汗、心慌及时补充糖分。
口腔护理
糖尿病会使患者出现口腔健康问题,牙齿、牙龈都有可能感染,发展成为牙周炎,严重时会导致牙齿脱落。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按时刷牙,早晚各一次,在进食后可以使用漱口水及时清理口腔,刷牙时选择软毛牙刷,避免给牙龈造成过度刺激,并且每三个月更换牙刷。在饭后利用牙线对牙齿间缝隙进行仔细清洁,可以避免牙菌斑、牙石形成。每年前往口腔科接受检查,在检查前告知医生自己有糖尿病史,及时发现牙龈病变,如果有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尽快前往医院。
调整心态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患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接受治疗,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按量服药,不能随意调整药物或者自暴自弃。如果发现自己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状态,一定要注意和家人或者医护人员进行沟通。
对于早期糖尿病患者而言只需要控制饮食、积极运动,便能够让血糖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不要过于担心,可以通过定期体检的方式监测血糖变化情况,做到早诊断、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