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且不可暴饮暴食,以防过量进食使胃泌素分泌增多导致胃酸增多加剧溃疡,或是过少导致食物无法中和胃酸,致使胃酸刺激溃疡引发疼痛,加重病情,每餐进食量有个基本定量;进食时尽量不说话、不看手机或是电视。若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更需少食多餐,白天可每2小时进食1次;待症状减轻后可恢复至一日三餐。切记不可夜宵或是吃零食,饭后不要立即躺下。此外,应禁酒,以防乙醛损伤胃黏膜而加剧病情。
保持细嚼慢咽、良好进食情绪
细嚼慢咽能够促进唾液分泌,使其中和胃酸,从而保护胃黏膜。此外,应保持良好进食情绪,以防情绪过度进展或是焦躁等紊乱胃功能,加剧病情。
养成良好生活规律,注意气候变化
胃溃疡患者应养成良好生活作息规律,不宜过度疲劳,以免食物消化受到影响而加重溃疡病情。此外,溃疡发作密切关联气候变化,因此胃溃疡患者应多关注气候变化,结合节气情况适当增减衣物。
强化营养
多进食富含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易消化食物,以保证营养均衡,加快溃疡愈合。一般来说,可每日进食1g/kg体重的蛋白质,比如鸡肉、鱼肉、鸡蛋、豆浆等等;若伴溃疡出血,缓解期应给与高蛋白质供给,一般可1.5g/kg体重。同时,需适当进食脂肪,以刺激肠壁产生肠抑胃素,经血液循环至胃部,并对多种酶释放予以抑制,以此减慢食物消化,避免溃疡加重。但切不可过量,以防胆囊收缩素分泌增多使胃肠蠕动受限,并抑制胃排空而导致食物于胃内停留过久致使胃酸分泌增多而加重溃疡病症。一般来说,溃疡患者每日可进食50-60g脂肪,可选用易消化的奶酪、蛋黄或是奶油等乳酪状脂肪以及植物油等。同时,还应保证碳水化合物充足,以保证热量充足,一般可每日300-350g,宜进食面条、粘稠粥或是馄饨等,不宜过多进食蔗糖,以防胃酸分泌过多加剧腹胀与溃疡等,还需多进食果蔬等,以补充足量维生素,加速溃疡愈合。
急性活动期保持适宜饮食温度
食物宜保持35℃左右,以防过热刺激溃疡面加剧疼痛或是过冷无法消化加剧病情。
调整食品种类和口味
宜选择具有高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并进食纤维少的果蔬,且不可进食产气食物,比如土豆、地瓜、啤酒、碳酸饮料或是生萝卜、蒜或是蒜苗等,还需严限油炸、煎类食物以及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且不可进食过于黏腻、过硬的食物,包括糕点、年糕、粽子等等,以免其不宜消化加重患者不适感或病情。
适当控制调味品
食物不可过酸、甜或咸,宜清淡口味。在食盐量上,因溃疡患者纳代谢降低可引发纳潴留等,多余纳可促进胃液分泌,导致胃酸增多,加剧病情,因此每日食盐量宜保持在3-5g。同时,应严限咖喱、芥末、辣椒、咖啡或是浓茶、碳酸饮料、巧克力等辛辣、浓烈调味品,以防强烈刺激胃酸分泌加剧病情。
避免刺激性药物
包括阿斯匹林、保泰松、布洛芬、消炎痛及强的松等。
戒烟
烟草内尼古丁可刺激胃黏膜,引发黏膜下血管收缩与痉挛,使胃黏膜受损;尼古丁还可松弛幽门括约肌,紊乱胃运动功能,致使胆汁、十二指肠液返流至胃部,从而加剧溃疡病情;吸烟还可促进胃蠕动与胃酸分泌,也可损伤胃黏膜,加剧病情,因此需胃溃疡患者严格禁烟。
保证适量膳食纤维
溃疡患者一旦膳食纤维减少有可能引发便秘等,反而不利于病情改善,可要求患者多进食蜂蜜、果汁或是菜汁、香蕉等,以润肠通便。
调整烹调方法
溃疡患者的食物一定要切碎煮烂,尽量采用蒸、煮、汆、烩、焖等烹饪方式,少用或不用煎、炒、烹、炸或是凉拌、烟熏、醋溜等方式,以防食物不易消化,加重胃负担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