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胃食管反流病:了解这个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2023-11-30 10:55:01
作者:彭娜
作者单位: 保定市曲阳县人民医院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的疾病。其症状包括烧心、反流、胸痛、上腹部烧灼感、上腹胀痛、嗳气等,有的人还可能出现咽喉炎、咳嗽、哮喘、龋齿等表现。在本文中,就这个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以便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胃食管反流病。

1胃食管反流的病因病机

1.1抗反流屏障结构和功能异常

贲门失弛缓症手术后、食管裂孔疝、腹内压增高(如妊娠、肥胖、腹水、呕吐、负重劳动等)及长期胃内压增高(如胃扩张、胃排空延迟等),均可使LES结构受损。此外,某些激素(如缩胆囊素、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等)、食物(如高脂肪、巧克力等)、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地西泮)等可引起LES功能障碍或一过性LES松弛延长。当食管的清除能力和黏膜屏障不足以抵抗反流物的损伤时,则可致病。

1.2食管清除作用降低

常见于导致食管蠕动和唾液分泌异常的疾病或病理生理过程,如干燥综合征等。食管裂孔疝时,部分胃经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除改变LES结构,也可降低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导致GERD。

1.3食管黏膜屏障功能降低

长期吸烟、饮酒等刺激性食物或药物将使食管黏膜不能抵御反流物的损害。

1.4胃内压力增高

包括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生理性主要是肥胖、妊娠、便秘等,都可导致腹内压增高,导致反流发生;病理性主要是腹腔内有大量腹水,也会使胃内压增高,进而促使反流。

1.5食管动力异常

食管动力的异常会导致胃反流物清除能力的下降,促进疾病发生。

1.6胃动力不足

胃动力不足导致胃排空延迟,使食物长时间滞留在胃中,胃酸分泌增多,也容易诱发胃食管反流病。

1.7与年龄、生活习惯有关

胃食管反流病多发生于30岁以上人群,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食管下括约肌会慢慢变松弛,就容易引发反流。

2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

2.1调整生活方式

这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包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避免睡前进食、避免过度弯腰等,以及合理膳食,如减少脂肪摄入、避免咖啡因和烟酒等。

2.2药物治疗

主要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以及促进胃排空的药物,如多潘立酮等。

2.3外科治疗

对于严重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胃底折叠术等。

2.4内镜治疗

内镜下贲门缩窄术和食管裂孔疝成型术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贲门松弛、食管裂孔疝等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疾病的最新术式,具有简便、高效、价廉、微创的巨大优势。

3胃食管反流病的预防

3.1改变饮食习惯

避免食用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辛辣或酸性食物、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避免饮用碳酸饮料,可减少饮料中过多气体造成的嗳气和反流症状。多吃谷物类,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减少胃内亚硝酸盐和一氧化氮的形成,降低反流情况的发生。

3.2控制体重

肥胖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者。因此,控制体重也是预防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手段。

3.3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会诱发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因此要戒烟限酒。

3.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都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风险。

3.5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对于有胃食管反流病症状的患者,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预防病情恶化。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