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二位。临床对于肺癌的诊断,往往以病理报告为最终结果。
1肺癌的病理诊断方法
1.1获取样本
可以通过手术、支气管镜、肺穿刺等方式获取病变组织。
1.2观察样本
病理医生会观察样本的外观、质地、边缘等情况,并对其进行初步判断。
1.3显微镜检查
将样本切成薄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生长方式等,以确定病变性质。
1.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通过特定的抗体与样本中的抗原结合,进一步确定病变细胞的性质和类型。
1.5病理学诊断
结合以上检查结果,病理医生会给出最终的病理学诊断,包括肿瘤的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2肺癌的分类
根据病理学诊断,肺癌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又可以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类型。每种类型的肺癌在治疗方法、预后和生存期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准确的病理诊断对于肺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非常重要。
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鳞癌,早期常引起支气管狭窄,导致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等。癌组织易变性、坏死,形成空洞或癌性肺脓肿,常见于老年男性。一般癌肿生长速度较慢,转移晚,手术切除机会较多,5年生存率较高。
腺癌,是肺癌最常见的类型,女性多见,主要起源于支气管黏液腺。由于腺癌富含血管,所以血行转移风险高,易累及胸膜,引起胸腔积液。
大细胞癌,是一种未分化的非小细胞癌,较为少见,占肺癌的10%以下。大细胞癌发生转移的时间相对较晚,手术切除机会较大。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低分化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小细胞的癌细胞小,所以增殖快速、早期会出现广泛转移。初次确诊时,60%~88%的患者已有脑、肝、骨或肾上腺等转移,小细胞肺癌对化疗和放疗比较敏感。
此外,根据2011年肺腺癌病理新分类标准,肺腺癌根据其浸润程度被进一步分为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和浸润性腺癌。微浸润性腺癌是指肿瘤小于3cm、浸润性灶小于0.5cm、且无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等浸润表现的早早期腺癌,术后生存率为100%。
3关于肺癌病理报告中关于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的问题
当你看肺癌病理报告时,可能会看到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等描述,这些描述是指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即肿瘤细胞与其来源的细胞和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的相似程度。
低分化指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与相应的正常发源组织差异较大。低分化的肺腺癌恶性程度较高,发展较快,预后较差。
中分化指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中等,介于低分化和高分化之间。中分化的肺腺癌恶性程度相对较低,发展速度和预后介于低分化和高分化之间。
高分化:指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与相应的正常发源组织相似度高。高分化的肺腺癌恶性程度较低,发展较慢,预后较好。
如果你对病理报告有任何疑问或困惑,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病理医生进行解读和解释。他们可以根据报告中的信息为您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