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全球癌症统计报告(GLOBOCAN 2020),2020年全球新发结直肠癌病例193.2万,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10.0%,在所有癌症中排名第3 位,死亡病例数约93.5万(占比9.4%),排名第2位。我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55.5万(占比12.2%),在中国所有癌症中排名第2位,高于全球水平,死亡病例数28.6万(占比9.5%),排名第5位。
结直肠癌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诊断时已属于中晚期。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中晚期的比例更高.结肠癌的症状主要包括:腹痛、腹胀、便血、便秘或腹泻、体重下降、疲劳等。然而,早期结肠癌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筛查和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患肠癌高风险因素:
1. 年龄:结肠癌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
2. 饮食习惯: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增加结肠癌的风险。
3. 遗传因素:个体的遗传基因可能会影响结肠癌的发生。具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结肠癌的风险更高。
4. 炎症性肠病: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的人群患结肠癌的风险增加。
5. 肠息肉:肠息肉是结肠内的良性肿瘤,但有些息肉可能会发展为结肠癌。
6. 家族性非息肉性结肠癌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易患大肠癌。
常见的筛查方法包括:
1、45岁以上中老年人推荐每年进行一次筛查,筛查内容包括大便潜血试验,根据阳性与否,判断肠道内有无潜在出血; 抽血进行肿瘤标记物检查,如CEA即癌胚抗原、CA199、CA242等,需联合几个指标同时检查; 肛门指检是发现直肠癌简便、有效的方式,必须到专科医院做检查; 肠镜检查,亦可进行活检,从而可确诊腺瘤、息肉或结直肠癌,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 需要进行肠镜检查的人:
1、超过40岁有血便的病人必须要行肠镜检查,以及连续三天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必须行肠镜检查,这些都是早期发现肠癌的手段;
2、有家族史的患者,如果病人家属、长辈里有得过结肠癌或者有肠息肉、长期便秘,这些都是肿瘤的高危因素,都必须行肠镜检查;
3、息肉切除术后一年要复查一次肠镜。
肠镜检查前的准备:
1、饮食方面的准备:肠镜检查当天需要空腹,如果空腹时间过久,可在医生指导下喝一些糖水,预防低血糖出现。
2、肠道导泻的准备:正常情况下,病人需在检查当天口服泻剂。遵医嘱口服洗肠液及清水,直到排出物为清水样便为止。如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需及时咨询医护人员,必要时可给予清洁灌肠。
3、做好心理准备:肠镜分为普通肠镜和无痛肠镜,普通肠镜不进行麻醉,可能存在疼痛感,且肠镜为侵入性检查,在检查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不适感,建议做好心理准备并配合医生操作。肠镜检查的当天最好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以便医生进行检查。肠镜检查最好在亲友的陪同下进行。
总之,结直肠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非常重要,而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也可以降低患该病的风险。如果有相关症状或较高风险,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