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PICC置管后的日常维护:自我护理与注意事项
2023-11-24 09:19:53
作者:蒋兰敏
作者单位:廊坊市文安县中医院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常用的长期静脉通路,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等领域。然而,PICC置管后的护理同样重要,正确的日常维护和自我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PICC置管后的日常生活

  1.保持局部清洁干燥。PICC导管的周围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如需洗澡,请在敷料外面贴上防水胶布,以保护导管口。

  2.避免剧烈运动。PICC置管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导管脱落或损伤血管。可以进行适当的散步等轻度运动。

  3.穿衣要宽松。患者穿着时应避免紧身衣物,以免对导管产生摩擦和压力。建议选择宽松、柔软的衣物。

  4.睡眠时注意姿势。患者在睡觉时,应尽量避免压迫导管部位,可以将手臂垫高,以减轻压力。

  5.饮食方面。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刺激性的食物。

  PICC置管后的护理要点

  1.定期更换敷料。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应定期更换敷料,一般每7天更换一次。在更换敷料时,应观察导管口周围有无红肿、渗出等异常情况。

  2.注意手卫生。在触摸导管口和更换敷料前后,患者应洗手并保持手部清洁。必要时,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3.定期评估导管功能。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导管功能评估,以确保导管通畅无阻。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

  4.学会自我观察。患者应学会自我观察导管口周围有无红肿、疼痛、渗出等异常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5.遵医嘱使用药物。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医嘱,避免使用对导管有刺激的药物。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PICC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1.避免穿刺部位感染。患者在穿刺部位如有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以免感染扩散至导管内部。

  2.避免导管滑脱。患者在活动时,应注意导管的稳定性,避免导管滑脱。如发现导管滑脱,应立即就诊。

  3.避免导管堵塞。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输液速度和导管口周围有无肿胀、疼痛等症状。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4.避免导管断裂。患者在活动时,应注意保护导管,避免剧烈碰撞或拉扯导致导管断裂。如发现导管断裂,应立即就诊。

  5.避免血栓形成。应注意观察置管静脉区域是否有红肿、疼痛、皮温升高、硬结等表现。如有异常,应及时就诊。

  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1.感染。PICC置管后可能发生局部感染或全身性感染。患者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和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如发现感染迹象,应及时就诊并进行抗感染治疗。

  2.血栓形成。PICC置管后可能发生血栓形成,需注意观察置管静脉区域是否有红肿、疼痛、皮温升高、硬结等表现。如有异常,应及时就诊并进行抗凝治疗。

  3.导管移位。PICC置管后可能发生导管移位,导致输液不畅或疼痛。患者应注意观察导管位置和活动时的舒适度。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并进行导管调整。

  4.导管断裂。PICC置管后可能发生导管断裂,导致输液中断或出血。患者应注意保护导管,避免剧烈碰撞或拉扯。如发现导管断裂,应立即就诊并进行紧急处理。

  PICC置管后的拔管护理

  1.拔管前的准备。患者在拔管前应进行相关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拔管。拔管前应对导管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2.拔管过程的配合。患者在拔管过程中应保持平静,配合医生的操作。拔管后应在穿刺部位按压15~20分钟,以防止出血。

  3.拔管后的护理。拔管后的患者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诊进行处理。同时,患者应继续进行局部清洁和换药处理,直至伤口愈合。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