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与控制
1.术前预防
(1)尽量缩短住院时间。
(2)做好术前评估:医生应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营养状况、免疫力、糖尿病等潜在风险因素。(3)皮肤准备:术前应进行皮肤清洁,去除污垢和细菌,以减少感染机会。
(4)抗生素预防: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医生应决定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及抗生素使用的时间都很重要。
(5)彻底清除手术切忌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注意手消毒。
2.术中预防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限制手术参与人次,保障手术环境清洁,同时手术医生和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所有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至灭菌水平,严格落实手卫生。
(2)减少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和感染风险成正比,因此手术团队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操作者动作应轻柔,有效止血,避免形成死腔。
(3)术中保暖,防止低体温。
(4)术中冲洗液体应使用37℃的无菌生理盐水,对于确实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首选密闭式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
(5)特殊情况下追加预防性抗生素等。
3.术后预防
(1)术后护理:术后手术医师和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关注体温和伤口情况。对于疑似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应当对切口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训,结合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和监测。
(2)术后更换切口敷料要落实无菌技术操作及手卫生。
(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拔除引流管。
(4)预防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术后下床活动,以预
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合作的重要性
院感科与手术室护理团队的合作对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至关重要。双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合作:
1.分享信息:院感科和手术室护理团队应定期分享关于手术部位感染的数据和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感染情况和采取相应措施。
2.共同制定感染控制计划:双方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手术需求,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感染控制计划。
3.协作培训医护人员:院感科和手术室护理团队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感染控制培训,提高他们的无菌意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无菌操作规程、抗生素使用原则、伤口护理技巧等。
4.定期评估和改进:双方应定期对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这有助于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团队协作,从而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
5.建立沟通机制:双方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可以通过定期会议、电话沟通等方
式进行交流,及时解决问题并协调工作。
6.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协作:院感科和手术室护理团队应共同关注患者的术后活动情况,协作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这包括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及监测患者的血液指标等。
7.培训和教育:院感科和手术室护理团队应定期组织针对患者的培训和教育活动。这包括向患者介绍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和预防措施,指导患者如何保持个人卫生,以及提供术后护理的指导等。
通过以上合作措施,院感科与手术室护理团队可以共同应对手术部位感染的挑战,降低感染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同时,双方的紧密合作也有助于提升医护人员的意识和技能水平,促进医院整体感染防控工作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