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持续的高血糖。如果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则可能继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该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视网膜病变,那么您知道该如何护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一、护理要点
(一)防止血糖升高
控制血糖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患者血糖持续升高,眼部的血液循环发生了障碍,使视网膜受损,从而导致患者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甚至失明,但是在早期眼底病变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眼部的血运状况,一般不会继发新的病变。但是如果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再次升高,则可能进一步损害视网膜的其他部位,尤其是黄斑部位,从而导致新的病变发生,诱发黄斑水肿,进一步加剧视力下降,因此应该重视血糖的控制,维持血糖的稳定,预防再次对视网膜造成损害。
(二)防止血压升高
高血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血压升高的同时眼内压也随之升高,此种情况下,患者的视网膜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视网膜在高压状态下受到了一定的损害,进而引发视网膜病变。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该严格控制血压,将血压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防止血压升高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三)防止血脂升高
患者发生视网膜渗出的同时往往还伴有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升高,因此应该积极控制血脂,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如果患者出现了血糖、血脂均异常的状况,应该高度警惕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四)健康饮食
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该控制饮食,尽量高蛋白、低脂肪、低盐饮食,适当增加饮食中粗膳食纤维的含量,维持血压、血脂、血糖的稳定,从而改善视网膜渗出的状况,进而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如果患者较为肥胖,还应该适当减重,提高健康指数。值得注意的是,高糖饮食、高胆固醇饮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饮食禁忌,日常生活中尽量不吃肥肉、糖果、含糖量高的食物,还要戒烟酒。
(五)适量运动
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来说,由于其存在微血管方面的损伤,血管承受能力降低,因此应该尽量避免剧烈运动。这是因为剧烈运动时会导致血压的升高,随之影响到眼内压,加重视网膜的损伤。故而应该选择较为舒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打太极、游泳等,此类运动不仅对视网膜没有损害的作用,还有利于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六)定时定量用药
为了防止血压、血糖、血脂的升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嘱定时定量用药,维持血液中药物的浓度,以此实现血糖的有效控制,谨记不得随意增减药物的剂量,更不要随意停药。
(七)定期随访,并注意眼底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容易漏诊。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无论是否存在视力下降的症状,都应该进行眼底检查,在三面镜、裂隙灯、眼底镜等医疗仪器的帮助下详细观察患者的眼底情况,及时发现、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八)心理护理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后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因此应该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维持患者情绪的稳定,引导家属多关心患者,帮助患者重拾治疗的信心。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
为了防止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应该按照医嘱服药,控制血糖和血压,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饮食控制,并适量运动,维持身体血压、血糖、血脂指标的稳定,使其不能对视网膜造成损伤。同时注意眼底检查,严格按照医嘱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底检查,防止发生了视网膜病变而不自知。
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有一定的关系,日常生活中应该远离这些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