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天气变冷,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症状都会加重,世界卫生组织将慢阻肺日定为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的周三,是为了让人们提升对慢阻肺这种疾病的认识,从而有效的改善慢阻肺在诊断与治疗中的不足状况。慢阻肺在前期症状很轻,非常容易被人忽视,然而伴随肺功能的持续下降,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非常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
一、慢阻肺概述
慢阻肺又叫做慢性阻塞性肺炎,是由于气流持续受限而导致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导致气道与肺部的结构出现变化,最终造成气流受限。慢阻肺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吸烟,它会造成肺功能的下降,这与有害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直接的关系。
二、慢阻肺症状
慢阻肺的症状主要有咳痰、慢性咳嗽、胸闷喘息,呼吸困难、全身性症状等。症状较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全身性症状,比如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精神抑郁等。
三、慢阻肺患者在冬季的注意事项
大多数慢阻肺的患者都有较长的吸烟史,长时间的吸烟会造成慢阻肺,也会对肺功能造成严重的损伤。所以为了对慢阻肺进行预防与治疗,在天冷时患者一定要注意戒烟,并定期对肺部的功能进行监测,了解肺功能的变化情况,从而避免疾病的加重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还要进行规范的治疗与长期的管理,对慢阻肺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若在冬季出现气喘、痰多与咳嗽等症状,要尽快到医院进行咨询,若出现了气喘、心悸与喘闷等情况,而且无法得到缓解,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就医。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要注意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增强身体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在寒冷的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场所,还要注意保暖,出门一定要佩戴口罩。
四、慢阻肺患者的锻炼
冷空气会使患者的呼吸道抵抗力下降,对于慢性肺炎与慢阻肺等患者来说,由于天气的寒冷很容易出现感冒与病情加重的情况,在冬季来临的时候有慢阻肺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呼吸困难、喘憋、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气管有痰造成的气管气道变窄,在用力吸气之后,因为流体动力学的因素,气管管壁会发生塌陷,这使气体无法呼出,肺泡的面积会减少,造成气体交换的能力下降,大多数患者都不能再坚持运动,然而越不运动,病情会越严重,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患者要克服自身的困难,在天冷的时候也要坚持运动,这是使身体康复的有效方法。
慢阻肺患者在秋冬运动时,时间不宜太早,不要追求晨练。由于秋冬的季节气温比较低,而且空气的质量比较差,太早进行锻炼会造成呼吸道的感染,所以慢阻肺患者最好在天气暖和的时候,比如上午10点之后或者下午再进行锻炼。在锻炼时要避免在雾霾天气进行锻炼,锻炼时一定要戴上口罩,减少对尾气与粉尘的吸入,而且还要注意保暖,避免发生感冒,对于肺功能较差的患者,不适合进行户外运动,可以在家中进行锻炼,每次可以在家里来回走动30分钟左右,以稍微感到疲劳为宜,也可以有意识的对四肢进行锻炼,可以练习手臂的前后摆动与左右摆动等。慢阻肺患者在运动时,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锻炼的方式、强度与时间,运动量要从少到多逐渐增加,要注意循序渐进,从而增强机体的耐受力。在开始锻炼时最好是慢步,以身体不出现气短的情况为宜,每次可以坚持5至10分钟左右,每天可以锻炼5至6次,在身体逐渐适应之后,可以适当的延长锻炼时间,可以每次达到20至30分钟,每次可以进行3至4次。锻炼的方式也可以从简单向复杂的方向过渡,比如慢步、慢跑、瑜伽、太极等运动,都可以有效的增强肺部的功能,增加肺活量,缓解缺氧的状态。
小结
总而言之,慢阻肺患者在天气寒冷时一定要注意自身的保养与护理并进行适量的动,适量的锻炼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提升患者的免疫力,并提升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锻炼强度最好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可以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比如呼吸训练、扩胸运动、腹式呼吸、吹气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