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休克是一种临床表现,以机体的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而过敏则属于机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而过敏性休克顾名思义就是过敏导致的休克。该病在临床中较为多见,同时对生命带来的威胁也非常的大。
一、基本概念
过敏性休克是指机体出现过敏反应所导致的休克,患者多表现出皮肤黏膜潮红、瘙痒有皮疹、呼吸道梗阻(喉头堵塞感、气急、胸闷),此时为过敏表现,严重的会导致血压骤降,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情况。
二、常见病因有哪些?
1、食物:食物过敏是过敏性休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包括:牛奶、花生、大豆、鸡蛋、坚果、贝类等。
2、药物:如阿司匹林、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均可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3、蜇伤或叮咬:如蜜蜂、蚊子、野外昆虫等,被其叮咬或蜇伤均可致敏。
4、植物花粉:有些人群对花粉有过敏情况,比如春、夏的各种树木花粉、草花粉等。
5、异种蛋白:如抗血清、胰岛素、蛋白酶、加压素、青霉素酶、食物异体蛋白以及花粉浸液等。
6、化学物质:如金属、橡胶等化学物质可造成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7、其他:部分人群对运动、温度变化、紫外线等过敏,也易造成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三、过敏性休克的症状表现
1、皮肤、黏膜表现:是最常出现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如:瘙痒、皮肤潮红、广泛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2、呼吸道梗阻: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也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因为气道水肿、分泌物的增加,导致喉部以及支气管发生痉挛,造成患者出现胸闷、喉头堵塞感、喘鸣、气急、紫绀、憋气,甚至窒息,而引发死亡。
3、中枢神经系统:由于脑组织缺氧,导致患者出现头晕眼花、四肢与面部麻木、意识丧失、抽搐以及大小便失禁。
4、循环衰竭:因周围血管扩张致使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先表现出心悸、出汗、面色苍白,随后出现发绀、肢端厥冷、血压速降、脉搏消失,最终心跳停止。
5、其他: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
四、中医辩证
1、元阳骤脱证:患者可出现心悸气喘、神志淡漠、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脉细微欲绝。在中医治疗上应峻补元阳,救逆固脱。多选回阳救急汤加减治疗;药方组成: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甘草、肉桂、半夏、干姜、附子以及麝香。
2、阴竭阳脱证: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烦躁不安、晕厥、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指甲嘴唇青紫,脉细微弱。在治疗上应敛阴救液,益元固脱;药物可选用参麦散和大定风珠加减治疗。参麦散药方:人参、五味子、麦门冬;大定风珠药方:生地、生白芍、麦冬、五味子、麻仁、生牡蛎、生龟板、生鳖甲、炙甘草、阿胶以及生鸡子黄。
3、肺绝气脱证:患者可出现突然呼吸困难,或喉中痰鸣、气短息窒、口干、皮肤紫暗、四肢厥冷、脉微迟;治疗上应温阳救肺,补气固脱;常用药物选择参附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其中参附汤药方:附子、人参以及青黛;补中益气汤药方:白术、黄芪、柴胡、升麻、陈皮、人参、当归、甘草。
4、针刺:选主穴:人中、内关、足三里、涌泉;配穴:少冲、素髎、十宣、少泽。其中人中、内关以及涌泉穴行泻法,强刺激,间歇捻转5分钟,足三里直刺,行捻转补法;若效果不理想,则加用1-2个配穴,或十宣点刺放血。
5、电针:电压10-15v,频率106-120次,选足三里、涌泉以及合谷穴;或取人中、素髎或加涌泉、内关,轻者单穴,重症2-3穴,电压6-9伏,频率100-200次。
6、耳针:取肾上腺、皮质下、心等,双耳交替,间歇留针1-2小时。
西医疗法
立即皮下肌注0.1%肾上腺素0.3—0.5mg,必要时每10—15分钟重复一次,小儿酌情减少;然后注射抗组织胺药,如苯海拉明注射液40mg肌注或异丙嗪(25-50)mg肌注。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10-20)mg,或氢化考的松(100-200)mg。
3、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4-6L/分),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支气管痉挛者,氨茶碱0.25g静注,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处理。
4、快速补充血容量,首选林格液,也可用生理盐水、5%葡萄糖注射液,一般输入1000-1500ml。
5、经过上述处理后,血压仍低者,可使用血管活性药,应用多巴胺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根据血压调整用药,使收缩压保持在90-100mmHg。
以上关于中西医治疗过敏性休克的相关知识就为大家简单介绍到这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