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基本知识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因间接或直接暴力所致,也可以单独发生。股骨髋部较细小,负重量大,老年人骨质疏松,受低暴力冲击即可引起骨折。因高致残、致死率,老人髋部骨折通常被称为“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其症状包括大腿肿胀、患肢疼痛、皮下淤血、患肢功能丧失。主要通过手术来治疗,效果良好,如果治疗及时,会较小程度影响生活质量。
股骨粗隆间骨折目前越来越多见,因为社会老龄化逐渐严重,而老年人是股骨粗隆间骨折高发人群。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以后,目前主要观点是,对于不稳定的骨折建议手术治疗,因为老年人经不起折腾,不能长期卧床,长期卧床会导致褥疮、泌尿系统和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预后良好,所以老年人粗隆间骨折有手术条件或者不稳定,均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二、康复训练的原则和方法
康复训练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下是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 早期康复:在骨折稳定后立即开始康复训练。早期康复可以帮助患者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2. 个体化康复: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骨折类型,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
3. 全面康复: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和协调训练等。
4. 持之以恒:康复训练需要持之以恒,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不同阶段的康复训练
1. 住院期间:在患者住院期间,康复训练主要以被动活动为主,如床上抬腿运动、关节屈伸运动等。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患者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主动活动,如手指和脚趾的屈伸运动。
2. 术后早期:在手术后早期,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主动活动,如髋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运动。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3. 中期康复:在中期康复阶段,患者可以进行一些强度稍大的主动活动,如扶拐行走、坐起和站立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行走能力。
4. 后期康复:在后期康复阶段,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活动的强度和难度,如增加行走距离、进行负重训练等。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平衡和协调训练,提高患者的平衡感和协调性。
5. 家庭康复:在出院后,患者需要在家庭中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家庭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巩固在医院期间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家属可以协助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家庭康复训练,如帮助患者上下床、扶助患者行走等。同时,家属还可以鼓励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澡、穿衣等。
四、注意事项
1. 遵循医生的建议: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过度用力或过度活动。
2. 避免二次伤害: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应该注意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该立即停止训练并告知医生。
3. 合理安排时间: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应该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过度劳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训练强度和时间。
4. 保持积极心态: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保持积极心态,不要轻易放弃。同时,家属也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五、总结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有效的康复训练对于帮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减轻疼痛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时间,保持积极心态并注意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同时,家属也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其顺利度过康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