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尖锐湿疣怎么预防和护理
2023-06-16 13:27:06
作者:肖凤
作者单位:资阳市中医医院

  夏季已经到来,高温天气将为尖锐湿疣病菌的繁育和传播提供温床。如果这期间个人饮食不当、性生活习惯不良,将会明显提升该病菌的感染率,且容易加重患者的病症痛苦。因此大家需要及时了解尖锐湿疣的相关知识,以科学预防尖润湿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尖锐湿疣的预防和护理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尖锐湿疣,有哪些形态特征?

  尖锐湿疣属于一种常见性病,患者可能通过皮肤、粘膜感染细菌,形成类似“菜花”或“鸡冠”等形态的皮肤赘生物质。

  尖锐湿疣一般通过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形成,其中以外阴位置的尖锐湿疣最为常见,那么具体诱发因素有哪些,女性朋友应该如何预防呢?

  二、尖锐湿疣的主要诱发因素

  (一)患者长期睡眠不足,精神状态不佳

  大家一定注意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情绪调节,保持作息规律、睡眠充足。避免出现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二)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低下是非性接触所导致的尖锐湿疣的主要诱发因素,比如患者通过接触带有尖锐湿疣分泌物的用品,如毛巾、衣物、脸盆,甚至包括马桶坐垫等常用生活用品,这些均可能成为尖锐湿疣的潜在传播途径。因此大家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和护理,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积极提高自身免疫力。

  (三)环境因素影响

  如果长期生活在潮湿、空气通风较差的环境中则可能导致女性妇科炎症或者外阴分泌物增多,这也是尖锐湿疣的主要致病原因。患者如果同时被其他性病所困扰,则很有可能导致尖锐湿疣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四)不良的性生活习惯

  不洁的性生活习惯是目前导致尖锐湿疣的主要病因。尖锐湿疣患者作为主要的传染源,不洁的性生活习惯将导致该病菌快速传播,且感染率极高,通常患者会在感染后的三周左右时间出现发病症状。

  (五)外伤感染所致

  尖锐湿疣由乳头瘤病毒引发,可以经由患者皮肤或粘膜的伤口或溃烂处进入人体, 在患者体内潜伏多日后,当体内的病菌繁殖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患者便会开始出现症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做好皮肤伤口的护理,尤其是对明显的破裂、损伤部位一定要及时处理。

  三、外阴的尖锐湿疣有哪些常见症状?

  一般外阴尖锐湿疣的潜伏期为3-8个月时间,据观察平均潜伏期为3个月。其中以年轻女性患者居多。一般患者的病变位置主要出现在性交时容易受损位置,如大小阴唇、肛门周围、尿道口、阴道前庭等位置,有时候也可能会累及患者的阴道和子宫颈。发病初期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外阴瘙痒、灼痛或性交后疼痛等明显不适症状。

  一般在发病初期,尖锐湿疣会呈现出分散的乳头状疣,上面会有较小的细微凸起,或者呈现出小且尖的丘疹状,且其稍硬成簇拥状,颜色多为粉色或者白色。尖锐湿疣会随着病情发展面积逐渐增大,数量增多。且相互间逐渐融合最后形成鸡冠状或者菜花状,湿疣顶端也可能会出现角质化、溃烂感染等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宫颈病变多为扁平形状且隐蔽性较强,难以发现。

  四、尖锐湿疣的日常防护措施有哪些?

  (一)做好私处的日常清洁护理

  女性在每次如厕后,应该用医用湿巾按照从前至后的顺序擦拭清洁外阴,因为肛门内部会附着较多细菌,因此如厕后必须及时清洁外阴,以避免造成阴部感染,给细菌造成可乘之机。

  (二)尽量选择纯棉内衣

  女性朋友的日常清洁和个人护理工作十分必要,内衣物要经常换洗,同时在洗涤时建议用温和型的清洁皂、洗衣液,尽量手洗,避免通过洗衣机与其他衣物一起洗涤。同时在内衣的选择上建议尽量选择纯棉内衣,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可以减少细菌的滋生。

  (三)减少不良不洁性行为

  不良不洁的性行为是尖锐湿疣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改善不良、不洁的性行为习惯,提升自我道德修养,避免发生婚外性行为,保护好自己。

  小结

  综上所述,尖锐湿疣是一种常见的性疾病,且年轻女性患者居多,夏季高温季节其感染率和复发率较高,会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同时也会影响工作和生活。因此女性朋友在此期间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个人护理,适当锻炼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避免不良性行为,积极预防和控制尖锐湿疣,守护健康。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