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为您解读CT和MRI报告上的腔梗灶
2023-11-28 15:29:07
作者:宋震宇
作者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现在很多中老年人做了头颅CT或MRI(核磁共振)后都会在检查报告上看见一个词语,叫做“腔梗灶”,腔梗灶几乎成了中老年人的一个“标配”。那到底什么是腔梗灶?腔梗灶怎么形成的?腔梗灶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宋震宇医师,将-一来解答这些疑问。

什么是腔梗灶?

大家所说的腔梗灶在医学上的全称叫“腔隙性脑梗死”,简单来说就是大脑里非常细小的血管发生了堵塞所形成的病灶。如果血管堵塞发生在大血管,就会导致大面积的脑梗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患者出现偏瘫等表现。如果堵塞的是非常细小的血管,就会发生腔隙性脑梗死,也就是我们常在影像报告上面看见的腔梗灶,大部分患者没有临床症状。

那堵塞的血管到底有多细呢?通常发生腔梗灶的血管直径只有100-200微米,大概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粗细。那么所形成的腔梗灶又有多大呢?一般病灶的大小在0.2~15毫米,最大也就一颗米粒或黄豆大小。

什么原因导致了血管的堵塞呢?

一般来说,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三高”,即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同时还有老龄化、吸烟等也是血管堵塞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会导致血管内皮的损伤(也就是血管壁最里面的一层薄膜),血管内皮损伤后就会导致血小板和一些炎症细胞的凝聚,逐渐形成血管斑块;血管斑块从血管壁上脱落,就会导致血管堵塞。如果脱落的斑块比较大,就会堵塞大血管,导致大面积的脑梗死;如果脱落的斑块细小,就会堵塞细小血管,就会发生腔隙性脑梗死。

腔梗灶的危害

大家听到这里就会想,腔梗灶就是细小血管的堵塞,病灶这么小一点,对身体也没有影响,那就不用管它了。   宋震宇医师告诉大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原因有三点:1.腔梗灶虽然不大,但依然是脑梗死。如果腔梗灶发生在重要的脑区和功能区,就会使患者出现肢体瘫痪,口角歪斜,失语或感觉异常等表现,这时候就需要立即就医。

2.导致腔梗灶最常见的病因就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如果大脑发生了腔梗灶就需要去寻找病因并进行干预治疗。如果对这些危险因素不进行干预,堵塞的小血管就会越来越多,腔梗灶也会不断的变多、变大并逐渐融合,甚至连结成一大片,将会造成大脑功能的减退,如智力下降、口齿不清、行动迟缓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痴呆。

3.发生腔梗灶的患者,说明头颈部的动脉血管壁已经存在病变,有可能还存在没有脱落的血管斑块。这时就要咨询临床医生,寻找是否存在其他的血管斑块并进行干预治疗,避免更大的血管斑块脱落导致大面积脑梗死。检查腔梗灶是做CT好还是磁共振(MRI)好呢?

CT和磁共振(MRI)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影像检查设备,两者都可以用于颅脑疾病的影像检查,也都可以发现和检出大脑的腔梗灶。CT是利用X线的衰减进行成像,具有价格便宜、检查快速的优点,但也存在分辨率不够高、具有X线辐射伤害的不足,不推荐短期进行多次检查。MRI是利用人体内氢原子核进行成像,无辐射损伤,可以反复多次的检查。同时也可以进行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和具有高软组织分辨力,对腔梗灶的发现和检出具有更高的价值。MRI还可以进行功能成像,区分腔梗灶是出于急性期还是慢性期,可以指导临床治疗。但MRI也存在检查费用昂贵、扫描时间长、检查禁忌症多的不足。

临床上对于筛查腔梗灶的患者,首先选择头颅CT检查。但对于存在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也可以直接选择MRI检查。如果发现颅脑存在较多的腔梗灶,还可以进行CT和MRI的血管成像,检查大血管是否还存在其他斑块。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