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又被称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丁型,其中只有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能够在人类中引起季节性大流行。流感的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寒战、咳嗽、喉咙痛、鼻塞、打喷嚏、头痛、肌肉酸痛和乏力等,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的症状更严重,而且患病后恢复时间较长。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一个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会释放出被病毒污染的飞沫,他人吸入这些含有病毒的飞沫时也可能感染上流感。此外,流感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传播。
2.区分宝宝是流行性感冒还是普通感冒,注意这些即可
很多家长会将流感和普通感冒混淆,治疗护理中易产生诸多误区,最终影响宝宝的康复。其实,区分宝宝是否患有流感或普通感冒,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1症状严重程度
流感通常引起的症状比普通感冒严重。流感通常会导致高烧(通常超过38摄氏度)、剧烈的全身疼痛、畏寒,而普通感冒症状较轻。
2.2发病速度
流感通常发病迅速,症状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加剧,而普通感冒则症状较缓慢地发展。
2.3症状持续时间
流感通常持续1-2周,而普通感冒在1周内会有所缓解。
2.4咳嗽和鼻塞
普通感冒通常伴有鼻塞、流鼻涕和咳嗽。而流感病毒通常引起的咳嗽较重,并且喉咙疼痛、干咳较常见。
2.5肌肉或关节痛
流感通常引起明显的肌肉和关节痛,而普通感冒则较少出现这些症状。
2.6体温变化
流感通常引起高烧(38.9-40℃),而普通感冒则通常没有高烧症状。
2.7伴随症状
流感通常还会伴有头痛、乏力、嗓子痛等症状,而普通感冒则通常不会引起这些症状。
3.关于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管理,需要注意这些要点
3.1预防方面
(1)疫苗接种:儿童流行性感冒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及时为儿童接种疫苗。
(2)健康习惯:教导儿童正确的洗手方法,尤其是在接触到可能带有病毒的物体后,如咳嗽、打喷嚏或触摸公共场所的物品,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可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3)避免接触患病者:尽量避免儿童接触流感病例,特别是咳嗽、打喷嚏或发烧的患者,有助于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4)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病毒在室内的传播。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日常生活中注意均衡饮食,并且保持科学的作息规律。同时生活中注意运动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3.2管理方面
(1)监测症状:密切观察儿童的身体状况,及时察觉儿童是否出现流感症状,一旦出现咳嗽、喉咙痛、鼻塞、发热等症状,立即采取措施。
(2)正确处理:确诊为流感需要尽早采取抗病毒治疗,有助于降低疾病加重的风险。常用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主要用于甲流和乙流的治疗和预防,每天口服2次,连续服用5天。服用后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不适现象,因此服药时注意可与少量食物一起服用,以减少呕吐的发生。
此外,RNA聚合酶抑制剂主要抑制病毒RNA合成,阻止病毒复制,
(3)亲密接触时戴口罩:如果儿童与患有流感的人有亲密接触,如照顾患者或与患者同住,应戴上口罩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4)室内消毒:定期清洁室内表面,特别是常接触的物体和表面,如家具、门把手、水龙头等,使用能有效灭活病毒的消毒剂进行清洁。
(5)饮食和休息:为儿童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以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
(6)医学干预:如果儿童出现严重的症状或并发症,建议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总之,大家要正确认识儿童流感,发现异常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