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孕产期盆底肌力训练的意义
(1)帮助分娩:孕妇进行盆底肌的训练,有助于产妇在分娩时缩短产程,同时也有助于减轻分娩时的痛苦。
(2)维持盆腔器官稳定:盆底肌是骨盆底部的重要肌肉,对于盆腔器官的稳定和功能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它控制着排尿、排便以及性生活的愉悦感受。
(3)防止脱肛:长期锻炼盆肌群后,可大幅度减少痔疮、脱肛。孕妇分娩后,进行骨盆底肌锻炼可以加强骨盆恢复。
(4)提高性生活质量:女性在生活中进行盆底肌锻炼,可以提高性生活的满意度,促进性生活和谐,增加性高潮快感。
因此,在孕产期训练盆底肌力量对于孕妇和胎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孕妇顺利分娩,同时也有助于维持盆腔器官的稳定和防止脱肛等问题。此外,通过锻炼盆底肌力量还可以提高女性的性生活质量。
2孕产期正确训练盆底肌力量的方法
(1)确定骨盆肌肉的位置。当你排尿的时候,有感受到下身紧收的位置就是骨盆肌肉的所在。
(2)训练前排空膀胱,不然容易泄露尿以及其他膀胱问题。
(3)进入一个舒适的位置。可以选择躺下,坐位或站立,要找到合适的位置。放松肌肉,专注你的盆底肌,保持自然呼吸。
(4)正常感觉肌肉收缩,而不是上洗手间的感觉。请记住,肌肉正确的运动方向应该是向上、向里,而不是向下、憋气。
(5)刚开始选择5秒收缩,10秒放松,重复5次为一组,每次可练习3-5组。
(6)训练方式有慢收缩和快收缩。慢收缩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肉,可以协助控尿。具体方法是:收缩盆底肌,数数10秒;放松肌肉,数数10秒;重复10次这样的动作。快收缩有助于让盆底肌抵抗突然增加的腹压,像咳嗽、打喷嚏或者大笑。
3孕产期训练盆底肌力量的注意事项
(1)不要过度用力:产妇在进行盆底肌锻炼时,应该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免造成肌肉损伤。
(2)避免便秘:便秘可能会对盆底肌肉造成压力,导致肌肉松弛。产妇应该注意饮食调整,避免便秘。
(3)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可能会对盆底肌肉造成压力,导致肌肉松弛。产妇应该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4)定期检查:产妇应该定期进行盆底肌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5)时间和长度:推荐进行盆底锻炼,特别是在家中进行盆底锻炼,应坚持每周3-5次,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钟,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一切都白费。
(6)练快肌先练慢肌:平时慢肌在体内占主导地位,一旦盆底肌受到损伤,先练慢肌,慢肌的肌力提升后,快肌也会相应好转。骨盆肌群训练应以宝妈能承受的最大承受能力为基础,不要觉得累了就停止训练,这样做根本无法达到效果。首先在骨盆功能完全恢复之前,必须坚持锻炼,不要随意停止,否则前功尽弃,骨盆功能将继续下降,所以要突破极限,坚持到底。
总之,孕产期训练盆底肌力量需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合理用力、避免便秘、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定期检查等。同时,也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的锻炼和调整,以保持身体健康和骨盆功能的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