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相关性头痛是在血液透析过程的中后期出现3次以上头痛的血液透析性并发症,血透开始3-4小时发生。通常在血液透析后72小时内缓解,是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透析患者中约有70%发生不同程度的头痛,许多原有偏头痛的患者,在血透时或之后可发生血管搏动性头痛,这是最常见的透析性头痛,发生率约为25%。原来无头痛的患者,也可在此期发生头痛。
病因
发病机制不明,可能引发头痛的原因有:(1)高血压:透析患者干体重不达标,导致钠水潴留,另外,透析过程中可激活RAS系统,均可导致高血压,进而导致患者头痛。(2)发生失衡综合征时,对于初次透析的患者,如果刚开始透析时间长、透析流量高、使用高通透析器等。(3)脑血管意外:颅内出血、脑梗死的发生。(4)低钠血症,血清渗透压降低。(5)低镁血症。(6)透析器反应。(7)硬水综合征以及水中用于消毒的氯胺成分引起。(8)透析时血流速度过快。(9)合并有偏头痛或神经性头痛。(10)以前有长期饮用咖啡的习惯,在咖啡戒断期。(11)某些药物:如肝素钠透析可导致头痛。(12)合并青光眼,透析时可诱发眼压升高。(13)脑缺氧。(14)醋酸盐不耐受。(15)患者血液中致痛神经介质的变化。(16)透析时脑血流速度升高相关。(17)透析低血压,透析时因脱水过快,患者出现低血压,导致脑灌注不足,从而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18)透析不充分,体内毒素过多聚集,脑血管扩张,出现脑水肿、头痛。(19)中心静脉狭窄:血液透析中引起血流量增加导致静脉过度充盈,从而导致颅内压升高、头痛、呕吐等症状。(20)透析时坐姿不正确,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需要长时间久坐或久躺,如果坐姿不恰当,会导致局部肌肉过度收缩,从而影响头部血液循环,导致头痛发生。(21)心理因素: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睡眠不好等。
临床表现
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头痛也可以弥漫存在,部位不定,可以有头皮触痛,呈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疼痛性质不一。头痛的位置和性质也可能与患者心理因素相关。
检查
头颅CT和核磁可以了解有无颅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出血、淤血、肿瘤等。 诊断
经过血液透析治疗,并在透析过程中出现头痛,头颅CT和磁共振检查排除颅内与神经的原发疾病,基本可以诊断本症。需排除脑血管意外(脑出血、硬膜外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脑梗死等)、高血压脑病及高血压所致头痛。
治疗
(1)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2)调整透析相关参数,如降低血流速度或改变透析液中Na+的浓度等。(3)如排除脑血管意外等颅内器质性病变,可给予镇痛等对症治疗。(4)对于头痛剧烈不能耐受者,可考虑暂停血液透析。(5)怀疑颅内出血,应停止透析,并用鱼精蛋白对抗,给予甘露醇和50%高渗葡萄糖等脱水降颅压治疗。(6)对于透析中出现低血镁症的患者合并头痛时,可补充镁可缓解头痛。(7)调整不同透析方式,如延长透析时间、降低血流量、透析液流量,序贯透析、可调钠透析等。(8)使用含糖透析液透析,可预防患者低血糖发生,也可减轻患者头痛。(9)如中心静脉狭窄患者,需PTA或支架置入等解决狭窄。(10)对于长期饮用咖啡者,由于透析中血咖啡浓度降低,也可出现头痛表现,因此可改变日常生活习惯。(11)针对焦虑抑郁、睡眠差的患者,需使用抗焦虑抑郁、改善睡眠治疗。
预防
(1)监测血压,积极控制高血压。(2)定期监测水软化情况,首次透析或诱导透析期,选择小面积透析器,尽量不用高效和高通量透析器,可预防透析失衡综合征,避免脑水肿发生。(3)严格控制盐分、水分摄入,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超滤不宜过快、过多,避免透析低血压的发生。(4)应定期监测电解质情况,预防低镁血症、低钠血症等发生。(5)依据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临床类型和血液透析对药物清除的特点,合理选择降压治疗方案,避免透析中血压升高导致患者头痛发生。(6)加强心理疏导、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紧张、改变日常生活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