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眼底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和重要性
2023-11-24 14:58:54
作者:靳睿
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一、什么是眼底病?

眼底是眼球内后半部分组织,临床上把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等定义为后节,眼后节又称眼底。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等这些部位发生的病变统称为眼底病。眼底一旦发生病变将对视力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失明。但早期病变通常并无明显症状,不容易被发现。

二、眼底病的常见类型

1.视网膜血管疾病:包括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Coats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其中视网膜动脉阻塞是严重损害视力的急性发作的眼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

2.黄斑疾病:包括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裂孔、黄斑视网膜前膜、黄斑劈裂等。黄斑是视网膜中负责中央视力的区域,该区域的病变会引起中央视力的下降,严重损害视功能。

3.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分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底疾病。发病初期表现为眼前黑影飘动、闪光感、视物遮挡感,并逐渐加重。视网膜脱离后,光感受器失去脉络膜的血液供应而凋亡,无法获取、传导视觉信号,如不及时治疗,疾病迅速恶化而失明。

4.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遗传性眼底病,以夜盲、进行性的视野缩小为主要症状,一般30岁以前发病,到中老年时因黄斑受累视力严重障碍,甚至失明。

5.视网膜及脉络膜肿瘤:包括视网膜毛细血管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转移癌等,其中,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6.视神经疾病:包括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视网膜炎等,常见的病因有炎症、血管性疾病及肿瘤,中老年患者首先考虑血管性疾病,年轻人则应考虑炎症等疾病。

三、早期诊断眼底病的法

1.视力及验光检查:视力包括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验光检查可评估屈光状态和矫正视力,了解患者的视觉功能,检查是否存在异常屈光度或视力下降。

2.直接眼底镜:检查方法较为简单,不需要散瞳,但检查范围受限,无法窥及周边视网膜区域,现较少应用。

3.间接眼底镜:在散瞳状态下检查,能将眼底放大4.5倍,看到的范围较大,转动眼球及借助加压器可看到眼底的周边部,立体感强,景深宽,图像鲜明。

4.裂隙灯下眼底检查:在裂隙灯下通过前置镜来观察眼底,具有非接触、操作方便、立体感强、可视范围广等优点

5.眼底照相:可以清晰地拍出眼底一定范围的图像记录眼底疾病的变化,现在的广角眼底照相机,已经能够覆盖80%以上的视网膜,是非常重要的眼底检查方法

6.眼底血管造影:通过给患者注射一种特殊的染料(荧光素钠或吲哚箐绿),可以更清晰地观察眼底血管及其灌注的状况,发现视网膜、脉络膜的病变。

7.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OCT可以通过光学原理扫描眼球内部的结构,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用于检测黄斑病变和其他视网膜病变。

8.眼科超声检查:适用于各种眼部疾病的检查,如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眼内肿瘤等眼底疾病。

四、早期诊断眼底病的重要性

通过早期诊断眼底病,医生可以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视力的进一步损害,治疗的效果也往往更好,也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有眼底病家族史或高风险因素的人群,更应重视眼部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