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慢阻肺患者,居家护理方法学起来
2023-12-26 14:33:41
作者:逯淑敬
作者单位:平乡县人民医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慢阻肺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这是一种逐渐恶化的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气流受限,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由于这一疾病的长期性质,居家护理方法成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针对这一点,我们将在本文中探讨一些有效而简单的居家护理方法,帮助慢阻肺患者减轻症状,改善生活品质。

一、了解疾病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痰多以及呼吸困难,通常由长期吸烟、工作环境中的粉尘和化学品等因素引起。疾病的进展可能导致日常活动受限,因此理解病情是日常护理的第一步。

二、合理用药

慢阻肺的治疗通常需要吸入性药物和口服药物的组合。遵循医生的药物治疗计划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你需要了解每种药物的作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不规律用药或者自行更改用药计划都可能适得其反。

三、戒烟戒酒

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你是一个慢阻肺患者,并且还在吸烟,那么立刻戒烟将直接影响你的健康预后。酒精亦可加重慢阻肺症状,因此,合理控制酒精摄入或彻底戒酒是推荐的居家护理措施。

四、营养管理

营养对于慢阻肺患者尤为重要。合理的饮食应当包括高蛋白质、适量的脂肪以及大量的水果和蔬菜,这可以帮助维持合适的体重,增强免疫力。请避免过分油腻的食品和高盐食物,以免加剧病情。

五、保持运动

温和而规律的运动对慢阻肺患者有良好的益处,不仅可以提高心肺功能,还能增强肌肉力量,帮助改善呼吸。可以选择散步、瑜伽或水中运动等低强度活动,但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和逐渐增加难度。

六、呼吸练习

通过专门的呼吸练习可以帮助加强呼吸肌的力量,提高肺部通气量,减轻呼吸困难。腹式呼吸和唇闭式呼吸是两种有效的呼吸技巧,可以在医生或呼吸治疗师的指导下学习。

1.腹式呼吸:在舒适的姿势下,放松肩膀和颈部,深呼吸时腹部扩张,呼气时腹部塌陷。

2.唇闭呼吸:缓慢深吸一口气,然后将嘴唇稍微闭合成“哨口”形状,缓慢呼气,以增加气流阻力,提高肺部通气效果。

七、改善居住环境

保持有一个清洁、无尘、通风良好的居住环境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居家环境布置:

1.保持室内空气清洁:避免室内吸烟,减少使用化学清洁剂和香薰,减少室内灰尘和其他潜在的刺激物质。

2.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适宜湿度,特别是在干燥的季节;同时保持适宜温度,防止因温差过大而导致呼吸困难。

3.减少致敏物:保持家中清洁,尤其要清洗床上用品,减少螨虫及其他过敏源的影响。

八、心理支持

慢阻肺患者很可能会经历焦虑和抑郁情绪。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专业的心理咨询,甚至是加入慢阻肺患者支持小组都可以帮助缓解这些负面情绪。

九、避免感染

呼吸系统的感染,如感冒和流感可以使慢阻肺的症状恶化。因此,慢阻肺患者需避免接触生病的人,并应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十、应对急性发作

1.准备急救药物:随身携带急救吸入剂,了解如何正确使用。

2.熟悉紧急应变计划:和医疗团队一起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置方案,并与家人分享。

3.及时求医:如果出现加剧的气促、发绀或意识模糊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十一、日常自我监测

1.监测呼吸状况:定期使用峰流计等工具监测自己的呼吸情况,注意呼吸困难、气急等症状的变化。

2.症状日记:记录每天的症状和活动,寻找可能导致症状加剧的模式或触发因素。

3.服用药物: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并遵守使用吸入器的正确方法。

十二、医疗监测和跟踪

定期的医疗检查和症状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干预。患者应该学习如何使用峰流计监测呼吸流量,并记录每日的症状,以便在回访医生时提供详细信息。

结语:慢阻肺患者的居家护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过程,从生活方式的调整到医疗监测都需要患者以及家庭的共同努力。以上这些科普知识和护理方法,希望能为慢阻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实际的帮助,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给生活带来的影响。请记住,虽然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积极的居家护理和正确的治疗方法,你依然可以享受充实和积极的生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