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尔茨海默病是怎么样发现的
阿尔茨海默病被命名于德国医生阿洛伊斯·阿尔茨海默。1907年,阿尔茨海默医生首次描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征,第一个病例是一位51岁的女性患者,她表现出严重的记忆损失和混乱,伴有局灶性体征、幻觉和妄想的进行性痴呆。在她去世后,阿尔茨海默医生通过对她大脑的尸检,发现了大脑内部的两种典型病理变化: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典型表现为近记忆力下降,患者常常忘记最近发生的事情,不能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如穿衣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导致行为和情绪改变,如易激动、焦虑、抑郁等。最终患者可能完全丧失自理能力,需要长期照顾。当出现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等应及时就诊神经内科,并完善认知功能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认患者是否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二、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方式
1、临床表现评估
迄今为止,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国内外已有30多种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病因,包括家族史、头部创伤、病毒感染、年龄、遗传等因素,患者也会出现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空间定向困难、判断力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伴随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步丧失。患者就诊后,可详细询问患者及其家属有关记忆丧失、认知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症状的信息。并通过一系列标准化测试,如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评价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等,来评估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计算能力、语言能力和空间判断等方面,有助于确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了解病情的轻重程度。还可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估患者的记忆功能、语言功能、定向力、应用能力、注意力以及执行能力,对患者认知缺陷的类型和程度进行深入评估。
2、实验室检查
包括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和脑脊液检查等,可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疾病。而脑脊液检查是检测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脑脊液检查,寻找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标志物,包括淀粉样蛋白水平的检查,总Tau蛋白水平以及磷酸化Tau蛋白水平等,这些标志物在患者的脑脊液中可能呈现特定的模式,可能出现水平偏高的情况,有助于确认或排除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
3、影像学检查
患者可以进行头部MRI检查,评估大脑结构,寻找大脑萎缩或其他结构异常情况,结果表现为大脑半球的萎缩,如海马结构、后扣带回萎缩。脑电图显示弥漫性慢波,是阿尔茨海默症的确诊依据。还可进行PET扫描,检测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沉积的程度。
三、结束语
阿尔茨海默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以帮助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因此需尽早诊断,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如改善生活方式、适度的脑力活动和社会交往,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