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的是,一般进入ICU病房的病人,情况都非常不乐观。但不是只有生命垂危病人才需要进入ICU。急性可逆行疾病:如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循环衰竭、溺水、电击伤复苏后的病人,ICU可以明确有效地降低死亡率,效益肯定;高危病人:患有潜在危险的基础疾病,但又需要开胸、开腹、开颅等大手术的病人,ICU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慢性疾病的急性加重期病人:ICU可以帮助这类病人渡过急性期,以期望病人回到原来慢性疾病状态;急慢性疾病出现不可逆性恶化:如大出血但无法有效止血、恶性肿瘤病人的临终状态等等。ICU无法给予这类病人有效的帮助,但生命可贵ICU很难拒绝满怀希望的患者及家属。
ICU医护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具有丰富的危重病及外科临床护理经验。患者在ICU期间,医护时刻在床旁进行严密的病情监测,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并作出相应处理;注重与患者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及监护期间的生活护理(包括擦浴、翻身排背、进食等)。清醒患者也可根据自身状况听听音乐或阅读书报等。让患者安全、舒适、满意度过危险期是ICU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心愿。从某种层面来说,进ICU相当于进了“保险箱”。
ICU的患者都很痛苦吗?ICU的患者疼痛是普遍存在的,疼痛会使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增加心脏负担,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加重组织损伤,增加并发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疼痛性质因人而异,来源不同(例如重症患者对气管插管等各种治疗措施出现不耐受,患者对手术切口不耐受,患者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等),并且不同患者对疼痛的感知与耐受度亦不同。鉴于危重患者存在包括沟通受损、神志改变、机械通气、手术以及使用有创监测、睡眠障碍和制动/非制动状态的特征,医生通常都会给患者进行个体化镇痛镇静措施,以助于病情的恢复。
什么样的患者可以转出ICU?这是所有ICU患者及其家属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患者达到以下标准基本可以转出ICU:
(1)原发病有效控制;
(2)生命体征平稳:HR<100次/分,R<20次/分,T<38℃,BP正常范围;
(3)脱离连续性血液净化、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停用48小时以上;
(4)肺部情况稳定,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5)晚期肿瘤或无希望治愈的患者,原则上应转出ICU。
在许多情况下,患者的病情可能会反复出现,因此需要ICU医生与原科室医生共同仔细评估才能做出是否转出的决定。在涉及转出的问题上,医生会出于对患者安全的谨慎考虑。
因此,患者和家属切不可心急,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否则,如果转出失败,患者可能需要再次返回ICU,这将给他们带来身体和经济上的双重伤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该理解医生的专业意见,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和安全着想。
ICU其实并不神秘,也不是来了就出不去的地方,在如今的医学发展和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在ICU里,无数人推开了“生的那扇门”。希望大家能打破对ICU的恐惧,在病情需要时及时转入ICU进行监护及治疗。如果说医院是捍卫人们生命和健康的保障,那么ICU就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