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鼻炎、腺样体肥大
鼻炎和腺样体肥大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都会引起鼻塞、流涕、张口呼吸等症状。
鼻炎是发生在鼻腔黏膜的炎症,根据因素的不同,可以分为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等。腺样体肥大多见于儿童,是腺样体在鼻咽顶后壁的淋巴组织受到局部炎症或邻近部位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的病理性增生肥大。
鼻炎和腺样体肥大的区别和关联
1.症状:鼻炎的主要症状是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而腺样体肥大的主要症状是鼻塞、耳闷、耳痛、听力下降、咽部不适、咳嗽等。
2.治疗方式:鼻炎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如使用抗组胺药物、激素等,以缓解症状为主。而对于腺样体肥大,一般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改善,注意营养,加强锻炼,预防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力即可,但若长期张口呼吸则,严重堵塞鼻道的有些需要手术切除腺样体。
3.好发人群:鼻炎好发于各个年龄段,而腺样体肥大多见于儿童,尤其是10岁以下群体。
总体而言,鼻炎和腺样体肥大虽然都是呼吸道疾病,但它们的症状、治疗方式和好发人群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区分这两种疾病,鼻炎和腺样体肥大有关系,有时候会同时存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首先鼻炎容易引起和加重腺样体肥大,鼻炎患者长期有鼻腔分泌物,分泌物可以倒流进入后鼻孔,进入腺样体表面,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细菌,容易诱发腺样体出现炎症性改变,导致腺样体出现增生、肥大。其次腺样体肥大也容易加重鼻炎导致鼻塞加重,腺样体肥大之后腺样体可以直接堵塞后鼻孔,导致出现鼻炎、长期鼻子不通气的症状,同时腺样体表面也含有大量的细菌池,细菌也容易诱发出现鼻炎或者加重鼻炎,使鼻炎迁延不愈。所以鼻炎和腺样体肥大都要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
宝宝反复鼻炎的原因
1.遗传因素:若宝宝的父母或家族中有过敏性鼻炎病史,宝宝患过敏性鼻炎的概率也会增加。
2.过敏原:如果宝宝对某些花粉、灰尘、螨虫、霉菌等过敏,反复接触这些过敏原会导致过敏性鼻炎的反复发作。
3.空气污染:空气质量差或环境污染严重时,也会对宝宝的鼻腔产生刺激,导致鼻炎反复发作。
4.免疫力较弱: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细菌、病毒等的侵袭,从而引发鼻炎。
5.生活习惯不当:如宝宝经常挖鼻孔、拔鼻毛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鼻炎反复发作。
中医治疗宝宝鼻炎的方法
一、艾灸
宝宝鼻炎不发作时,可以使用艾灸来提高整体的阳气。选择身柱穴、脾腧、肾腧、合谷、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每天选择2-3个进行艾灸,每次10-15分钟,每天1-2次。
在宝宝鼻炎发作期间,也就是急性期,当宝宝出现症状时,可以灸迎香穴和印堂穴。对于小宝宝,可以加上百会穴和肺俞穴。对于大一些的宝宝,可以加上背部督脉和膀胱经进行艾灸。
二、推拿
鼻子是肺部功能的一部分,肺部与鼻子紧密相连。因此,通过调理肺经,我们可以有效地缓解鼻炎症状。以下是三个简单易行的按摩方法:
第一步:将手握成虚掌,轻轻拍打手臂,从上往下进行拍打,每天重复200-300次。这种方法可以刺激肺经上的穴位,促进肺部的气血流通。
第二步:来回搓大鱼际,大鱼际是肺经的“火”穴,来回搓30-50下。通过刺激大鱼际,可以调理肺火,平衡身体的阴阳平衡。
第三步:把迎香穴来回擦30-50次,坚持下去,就会有很好的效果。迎香穴是治疗鼻炎的重要穴位,通过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鼻炎症状,促进鼻子的通气和舒适。
三、中药穴位贴敷疗法
选择温补脾肺、助阳散寒、宣肺利气的腧穴,如大椎、定喘、风门、肺俞、脾俞、肾俞等。将调好的中药膏敷在选定的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质情况,贴敷时间一般为2-4小时,每天或隔天贴敷一次。
四、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方法是一种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来缓解鼻炎症状的方法。
选内鼻穴、风溪穴和肺穴,准备耳豆(一种中药制成的豆状物,如决明子、王不留行等)和胶布。将耳豆贴在选定的穴位上,用胶布固定。轻轻按摩贴敷的穴位,以刺激穴位,增强效果。
五、中药泡脚
中药泡脚方法,主要是利用中药的药效通过泡脚的方式渗透到宝宝的体内,从而缓解鼻炎的症状。
常用的泡脚中药包括苍耳子、辛夷、白芷等,这些中药具有疏风通窍、益肺等功效,可以缓解急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状。
具体方法是:将适量的中药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将宝宝的双脚放入药液中浸泡,每次浸泡20-30分钟,每天浸泡1-2次。
六、口服中成药或汤剂
可以通过医生的辩证服中成药或中药汤剂来治疗鼻炎和腺样体肥大达到满意的效果。
总之,宝宝反复鼻炎、腺样体肥大是许多家长们非常头疼的问题。但是,通过中医的妙招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从而达到逐渐治愈的临床效果。同时,家长们也需要注意宝宝的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