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地“吃”钙
科学而均衡的膳食可为骨骼增加“供养”。建议摄入富钙、低盐(5克/天)和适量蛋白质的饮食,每天每顿饭都有水果和蔬菜、全麦纤维,每周2次食用鱼,低脂(推荐橄榄油),控糖(≤50克/天)、少油(25~30克/天)、限制盐的摄入(≤6克/天)。如果不能从膳食中获得足够的钙,可以服用钙补充剂,不过,补钙并非越多越好,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建议50岁以上妇女钙每日摄入量应以1000~1200毫克为宜。
维生素D在钙的吸收和骨骼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成人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400IU(10µg)/d,≥65岁老年人推荐摄入量为600IU。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主要为皮肤接触日光照射和从膳食中获得。必要时可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使用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和安全性,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浓度。
科学有效地晒太阳
日常生活中,晒太阳对维生素D的生成转化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一般推荐每天9:00-10:00和16:00-17:00这两个时间段内,在阳光下晒晒手脚、腿和背部20分钟,即可获得机体所需的维生素D。
有的人会认为坐在窗边,阳光能透过玻璃洒进来,也能达到晒太阳的效果,但有研究表明,隔着窗玻璃,所需波段紫外线的透过率不足50%,到距窗口4米处会降至室外的2%。所以,就算在室内晒太阳,也一定要打开窗子,让阳光直接与皮肤接触。
坚持适当地“动一动”
打打太极拳、跳跳广场舞,这些不仅有助于维生素D的生成,补充身体对钙质的需求,强化骨质,而且有益于提高肌力及平衡,协调四肢能力,避免跌倒而致骨折。
合理的运动持续时间最少要在30分钟,建议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相当于瑜伽60分钟、太极拳60分钟、慢跑40分钟、游泳30分钟、自行车40分钟),长期坚持方能达到效果。从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角度考虑,运动强度宜选择中等强度为好,运动强度大小用心率来衡量,最大安全运动心率=220-年龄。
中老年女性当出现肌肉疼痛、抽筋等症状时,应高度警惕骨质疏松,及时到医院做骨密度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