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定期体检永远是认识自身健康的第一步
2023-12-22 20:39:05
作者:刘德冰
作者单位: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高血压作为慢性疾病,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的损 害。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此疾病,建议每一年都进 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然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 进行此健康检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高血压定义

  如果在没有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进行同一天 三次的血压测量,其中收缩压超过了140mmHg,或者舒张 压超过了90mmHg,那么就可以确诊为高血压。

  高血压发病重要影响因素

  1. 高钠和低钾的饮食模式是主要的高血压风险来源。

  2. 肥胖与超重:全球人口因肥胖而死亡的风险大幅提 升,同时也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3. 酗酒:酗酒的程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危险性的 (男性在41至60克之间,女性在21至40克之间),另一类是 有害性的(男性超过60克,女性超过40克)。控制饮食和降 低血压有着明确的联系。

  4. 持久的精神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是高血压发病的 风险因素,精神压力可以刺激交感神经,从而导致血压上 升。

  5.其他风险要素:如年纪、有过高血压的家庭历史、运 动量不足,还有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

  为什么要检查高血压?

  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心脏、大脑、肾脏以及整个身体的 血管受到伤害,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如卒中、心肌梗 死、心脏衰弱、肾脏功能下降、主动脉狭窄等威胁生命的医 疗并发症。如果这些并发症出现,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还 可能威胁到生命。

  对于没有高血压的人也应该提前预防。对于健康的 成年人来说,他们应该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血压,而那些容易 发生高血压的人,应该每半年检查一次。如果出现头晕病 症、头痛病症、视力模糊病症、听觉不清病症、睡眠不佳病 症、心跳加速病症、呼吸急促病症等,这些都表明可能有血 压上升的情况,建议立即去医院检查。

  长期高血压的患者需定期检查哪些项目呢?

  1.血液检查:当血压上升,身体的血液状况也将发生改 变,例如,血糖水平也将相应提高,而且血液的黏性也将随 之提升。所以,可以从血液检查中得出结论,即对高血压的预防措施需要被足够关注,以降低高血压的风险和可能的 副作用,同时也降低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项目包括:血液 的常规检测、四项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 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血钙和血尿酸的测定。

  2. 肾功能检查:高血压对肾脏的影响十分深远,如果长 期处于此状态,它将引起肾功能的显著损伤,同时,肾小管 也将不断收缩,在极端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肾功能衰退 和尿毒症,这也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项目包括:尿液的 常规测试、五项肾脏功能指标(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素、 血尿酸、尿肌酐)以及尿蛋白的定性分析。

  3.心功能检查:高血压对心脏的影响十分显著,如果持 续的高血压,将引起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的改变,使得心脏的 负荷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人有可能出现左室肥大、心 肌缺氧、心室壁过度扩张等问题。对心脏功能的测试,有助 于医生评估由高血压引发的心脏损伤,同时也可能出现心 律不齐,例如室性早搏和心房颤动等。对于心电图和心脏 彩色超声波的检测,这些都是必要的。

  4.眼科检查:当高血压病患的病情进展到一定阶段,他 们的眼底视网膜血管可能会出现一些病理性的变化。一些 患者在血压快速增加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视觉功能减退、 眼部微血管流血、渗液,以及视乳头肿胀等不适症状。检测 内容:包括眼部的标准化检查和眼底的详细检测。

  5.其他检查:动态血压24小时测量能够记录日常生活 中的血压,从而掌握血压的昼夜变化,这有助于合理地指导 用药时间和剂量。通常,所有的病人都需要进行这项检查。

  另外,除非是继发性高血压,否则通常会接受更深入的 特别检测,例如血浆肾素、醛固酮,血尿中的儿茶酚胺以及 它们的代谢产品,肾上腺B 超、CT、MRI、颈部血管超声、 肾脏和大脑血管的造影等。这些检测的专业性很高,建议 在专门的医师的引领下进行。

  一般情况下,高血压的人并未察觉到任何异样的表征, 许多人甚至对自身的血压水平一无所知,只有在进行健康 检查或者偶然的血压监测时,才会意识到血压的上升。而 且,许多人只有当他们罹患心脏疾病、脑卒中,以及需要进 行透析治疗的情况下,才会意识到自身的血压偏高。所以, 需要意识到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入院定期接受体检。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