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ICU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称之为“重症监护病房”或“加强治疗病房”,就是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集中人力、强化设备配置,为其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以控制患者的病情恶化,使患者早日康复。
二、ICU的护理有哪些
(一)基础监护
在ICU护理中,护士需要对患者的意识、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尿量、血氧饱和度及周围循环的改变情况进行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这些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病情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若护士在基础监护中,发现患者基本体征出现异常,需要立即报告给主治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二)防压力性损伤护理
由于ICU的病人都需要长期卧床休养,再加之其会出现高热、消瘦等现象,故,患者极其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协助患者翻身,保持其床单干净、干燥,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概率。
(三)中心静脉置管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穿刺点的皮肤进行观察,并及时更换敷料,测量CVP。一旦出现异常,需要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四)有效排痰护理
ICU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排痰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帮助病人选择舒适的体位,同时指导病人进行咳嗽、排痰,对其进行翻身、叩背,来使其保持呼吸通畅。对于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护理人员需要间歇性的为患者进行吸痰,并通过痰液的颜色、粘稠度及吸痰效果等对其进行评估。此外,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吸痰操作时,要严重执行无菌操作,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
(五)气管插管护理
护理人员在插管前需要和患者及家属讲解置管目的、方法、安全性及注意事项,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在插管时,要协助医生摆好患者体位,适当予以药物治疗,对患者进行充分吸痰,并用听诊器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在插管后,要在其管道上贴好蓝色警示标志,并做好相关标识。此外,还需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对管道进行固定。
(六)尿量监测
在临床中对ICU患者的尿量进行监测,观察患者每小时的尿量是常规的监测方式。当患者每小时尿量未超过30ml时,就在提示其可能出现心缩无力或血容量不足;若患者尿量特别少或是无尿,则是在提示其可能出现肾动脉极度痉挛的现象。不仅如此,患者的尿量还可以反映出其血压水平。
(七)功能体位护理
护理人员对可以自主活动的患者进行功能位练习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并对其进行相应指导。对需要被动体位护理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对其进行翻身,使其保持功能体位。
(八)心理护理
ICU病房中布满各种仪器,如除颤器、吸引器、呼吸机等,都会在无形中增加患者的心理恐惧和压力。再加之ICU病房较小,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负面情绪。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密切观察,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一旦发现其有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要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对抗疾病。
总之,ICU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其护理工作更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其工作的难度、复杂的程度及压力均不是常人所能及的。因此,我们要对ICU的医护人员保持尊敬的心理,对其工作积极配合,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尽可能为医护人员减轻工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