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胆囊炎?
胆囊炎在外科疾病中的频繁出现,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主要在中老年群体中出现,而且,体重超重的女性及糖尿病患者的患病几率会更大。胆囊炎有两种主要的病症,一种是急性的,另一种是慢性的。(内容好像和问的不相符,希望老师给予斟酌)
2.急性胆囊炎是怎么发生的?
急性胆囊炎主要是胆囊管结石梗阻、细菌逆行感染及创伤、化学刺激等造成的炎症,绝大部分的患者存在胆囊结石,还被称为结石性胆囊炎。结石在胆囊里活动,可能会堵住胆囊。当暴饮暴食或者吃了比较油腻的东西时,使胆囊强烈收缩,胆结石对胆囊的堵塞就会更加严重,造成胆囊压力增高而引发急性胆囊炎。也有一部分人是由于长期不吃饭造成胆汁淤积,从而产生细菌的感染,造成胆囊的炎症。严重创伤和大手术后也可以导致胆囊炎症,右上腹阵发性疼痛、常放射至右肩及右背部,伴有恶心、呕吐,甚至畏寒发热等即为急性胆囊炎的典型表现。
3.急性胆囊炎的症状和体征
胆汁、炎性物质及细菌共同刺激胆囊及胆管,形成右上腹部钝痛、胀痛,甚至放射至右肩胛骨及肩膀,此时查体时如若拇指压至右侧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下缘交点处,深吸气可触及肿大胆囊致腹痛加剧,这就是“墨菲征”阳性,可帮助诊断急性胆囊炎。胆囊炎严重时可导致胆囊穿孔,引发胆囊内大量刺激性物质外溢,造成腹膜炎,此时上腹部出现压迫腹部后突然脱离检测部位后患者感到抽痛感,即反跳痛,另外可出现腹肌紧张。由于细菌入侵黏膜和组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血液中白细胞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数增加,并可能伴有发热症状。
4.急性胆囊炎的治疗
结石所致的急性胆囊炎目前有三种转归,一种为药物治疗后,结石从胆囊管中回到胆囊腔,那么皆大欢喜,所有症状都会随胆囊炎一起消失,大多数病例的结局为此,但日后还会反复发作;另一种情况即结石持续嵌顿,胆囊内压力持续升高,逐渐压迫胆囊血管,造成组织缺血坏死,胆囊壁变薄最终破裂发生穿孔,这会导致突发剧烈腹痛,如果不及时治疗,细菌入血造成脓毒症发生,此时则需要外科手术进行干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胆囊结石落入胆总管导致胆管梗阻、胆管炎甚至胰腺炎引发一系列症状。
一般来说,急性胆囊炎的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药物和手术两种方式。主要的药物治疗方法之一是阿托品和山莨菪碱,它们能够帮助解除痉挛并减轻疼痛,从而缓解胆绞痛,实现止痛的目标。其次,对于炎症和感染的治疗,常见的抗生素包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甲硝唑等。大部分急性胆囊炎都是由胆囊结石引发的。熊去氧胆酸能够帮助部分胆固醇结石溶解并加速胆囊的排空,但价格昂贵,疗程长,尚未推广,一旦确诊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通常会选择进行手术治疗,这包括了胆囊切除术。对于非结石性胆囊炎一般药物治疗,若反复发作亦考虑手术,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
5.总结
急性胆囊炎的主要症状就是一个字——痛,症状常在油腻饮食、饱餐后出现。主要的症状是腹痛,起初是右上腹部的胀痛,但可能会逐步变成阵发性的绞痛,甚至可能扩散到右肩胛骨和肩膀。因此当出现剧烈右上腹疼痛时,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