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激素与情绪:内分泌科视角下的心理健康
2024-01-09 11:53:57
作者:黎达香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我们的情绪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快乐、悲伤、愤怒或恐惧?我们的情绪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的?这些问题涉及到心理学和内分泌学两个学科的交叉领域,本文将从内分泌科的视角,介绍一些人体内的激素,它们是如何与我们的情绪相互作用的,以及我们可以如何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改善我们的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激素?

激素是一种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信使,它们通过血液循环或其他体液传递到目标器官或细胞,对其产生特定的生理或行为效应。激素的种类很多,根据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肽类激素,由氨基酸组成,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缩宫素等。

2、氨基酸类激素,由单个或多个氨基酸组成,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

3、胺类激素,由氨基酸衍生而来,如多巴胺、褪黑素等。

4、类固醇激素,由胆固醇合成,如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等。

二、激素与情绪的关系

激素与情绪的关系是双向的,即激素可以影响情绪,情绪也可以影响激素。以下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激素,它们是如何与我们的情绪相关的。

1、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胺类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多种功能,如运动控制、奖赏、学习、记忆等。多巴胺与快乐、兴奋、满足等积极情绪有关,当我们做一些让我们感到愉悦的事情时,如吃美食、听音乐、赢得奖励等,我们的大脑会释放多巴胺,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多巴胺也与成瘾有关,因为它可以增强我们对某些刺激的渴求和重复,如吸毒、赌博、网瘾等。

2、内啡肽:内啡肽是一种肽类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起到镇痛和镇静的作用,同时也与情绪有关。内啡肽与快乐、安慰、爱情等积极情绪有关,当我们受到疼痛、压力或伤害时,我们的大脑会释放内啡肽,让我们感受到安慰和缓解。当我们与亲密的人接触或拥抱时,我们的大脑也会释放内啡肽,让我们感受到爱和亲密。

3、缩宫素:缩宫素是一种肽类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起到促进子宫收缩和乳汁分泌的作用,同时也与情绪有关。缩宫素与爱情、亲密、信任等积极情绪有关,当我们与亲密的人接触或性交时,我们的大脑会释放缩宫素,让我们感受到爱和亲密。当我们与陌生人或敌对的人接触时,我们的大脑会抑制缩宫素的分泌,让我们感受到警惕和敌意。

4、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一种氨基酸类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起到应对应激的作用,同时也与情绪有关。肾上腺素与兴奋、恐惧、愤怒等消极情绪有关,当我们遇到危险或威胁时,我们的大脑会释放肾上腺素,让我们感受到恐惧和愤怒,同时也激发我们的战斗或逃跑的反应。

5、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起到应对应激和调节代谢的作用,同时也与情绪有关。糖皮质激素与压力、恐惧、抑郁等消极情绪有关,当我们遇到危险或威胁时,我们的大脑会释放糖皮质激素,让我们感受到压力和恐惧,同时也激发我们的适应和抵抗的反应。

6、性激素:性激素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由性腺(睾丸或卵巢)分泌,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起到调节性别特征和性行为的作用,同时也与情绪有关。性激素与性欲、爱情、自信等积极情绪有关,当我们处于性成熟或性兴奋的状态时,我们的大脑会释放性激素,让我们感受到性欲和爱情,同时也增强我们的自信和魅力。

三、如何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改善心理健康?

我们的情绪受到我们的激素水平的影响,但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调节我们的激素水平,从而改善我们的心理健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健康的饮食:我们的饮食会影响我们的激素分泌,一些食物可以促进或抑制某些激素的产生。例如,含有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坚果、奶制品等,可以促进褪黑素的合成,有助于改善睡眠和抗抑郁。含有酪胺的食物,如奶酪、巧克力、腌制食品等,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合成,有助于提高快乐和满足感。

2、适度的运动:我们的运动会影响我们的激素分泌,一些运动可以促进或抑制某些激素的产生。例如,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促进多巴胺、内啡肽和缩宫素的分泌,有助于提高快乐、安慰和亲密感。无氧运动,如举重、拳击、瑜伽等,可以促进肾上腺素和性激素的分泌,有助于提高兴奋、勇气和自信感。

3、良好的睡眠:我们的睡眠会影响我们的激素分泌,一些睡眠习惯可以促进或抑制某些激素的产生。例如,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的睡眠或失眠,可以促进褪黑素的分泌,有助于改善睡眠和抗抑郁。

激素是一种影响我们情绪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激素与情绪的关系,以及通过一些方法来调节激素水平,来改善我们的心理健康。当然,激素并不是唯一影响我们情绪的因素,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他的因素,如基因、环境、经历、认知、情感等,以及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才能达到心理的平衡和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