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骨折的功能锻炼护理指导
2024-01-09 12:29:25
作者:王翠
作者单位: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大家都知道治疗骨折的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往往是是骨折治疗康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关节僵硬、减轻疼痛、防止肢体畸形、恢复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的有效方法,也是功能锻炼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骨折后正确进行功能锻炼,能使受伤肢体恢复正常的生理位置和解剖形态,避免或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

一、初期阶段

在初期骨折(1~2周内)中,局部会出现明显的肿胀、疼痛,在此阶段患者创伤急性期,骨折不稳定容易错位,原则上暂时不对骨折肢体上下关节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主要是对伤处进行固定与防护,避免进一步的伤害。这阶段的功能锻炼护理内容如下:

维持合适的姿势:应针对不同的骨折类型及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如四肢骨折可选择抬高患肢20-30°有利于促进血液回流,便于消肿 减轻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固定:要防止患者进行高强度的动作,不要做多余的动作,尽可能让骨折处静养。

冷敷:在医师指示下,可适量采用冰敷或冷敷来缓解局部肿胀肿及疼痛。

二、中期阶段

在中期阶段(3~6周),骨折处的愈合情况使其趋于平稳已逐步生成骨痂,骨折处日趋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要做一些必要的运动来加快骨折愈合。这阶段的功能锻炼护理内容如下:

被动运动:通过做一些适度的被动运动来减轻肌肉的收缩及关节的僵直,如:在家属或者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关节屈伸、肌肉按摩等。

积极运动:待到骨折位置稳固后,再逐步做一些积极运动,如肌肉收缩、关节屈伸等。

康复治疗:针对不同的患者,可以结合物理治疗、推拿、针灸等康复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三、后期阶段

在后期阶段(6~10周),患者的骨折处基本痊愈,关节功能得到较好的情况下,可逐步加大活动力度,使患者达到完全的康复状态。这一阶段的功能锻炼护理内容如下:

加强运动:加强肌肉力量,增加关节活动度,并在医师的帮助下积极锻炼,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体育活动: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多做散步、游泳、自行车等体育活动,提高体质,提高运动水平。

日常生活:逐步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状态,但是在进行高强度的锻炼或繁重的工作之前,仍然需要仔细地进行自我评价。

四、每天运动

在平时还可以做些简易的功能运动,这样有利于骨折恢复。比如:

踝泵练习:主要是利用踝关节的屈伸动作,来达到改善人体下肢血液流通的目的。

屈伸活动:关节的屈伸活动主要是为了避免关节出现僵直。

抬腿练习:提升腿部的肌肉强度。

手部功能训练:通过对物体的抓握和拉伸等动作,使其达到康复的目的。

呼吸机能的训练:通过深呼吸,吹气等运动来提高肺的机能。

五、定期复查

对骨折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对其恢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可以更好地掌握患者的骨折愈合状况,从而对患者进行治疗。最好是在医师的指导下,按时到医院做检查。

六、心理疏导

在骨折的恢复中,患者会出现一些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情况,这会对其造成很大的精神和身体负担。通过对患者进行积极地心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其恢复的自信心。护士及家庭成员要重视病人的精神状况,并提供必要的关怀与支持。在必要时,向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咨询。

总之,骨折的功能锻炼护理指导需要结合不同阶段进行,初期阶段可以让患者休养,做好固定工作,中后期可逐渐增加运动量,在功能锻炼过程中鼓励患者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主动活动,同时锻炼尽量在无痛或微痛范围内进行,做好心理辅导,并定期复诊。只有按照科学而专业的方法进行功锻炼,才能有利于骨折愈合,早日恢复往日的体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