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导致动脉腔和血管腔阻塞,使血流困难,并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如果斑块脱落或斑块不稳定,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引发血管急性阻塞。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和心肌梗死。因此,如果发现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以降低疾病风险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西医治疗1.一般治疗: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适度运动,控制脂肪的过量摄入等。同时,应密切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2.药物治疗: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防止血管阻塞性病变的发展,用于预防冠心病和脑动脉血栓栓塞。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和出血。抗凝和溶栓治疗:部分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的患者可进行溶栓治疗,如尿/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
部分患者需使用用抗凝药物。抗凝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缺血和出血事件的风险以及伴发疾病来制定治疗策略,常用的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调节血脂治疗:目前首选为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有血转氨酶和肌酸激酶水平升高或肌肉不适等,应定期复查血脂、肝功能、肌酸肌酶。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预防和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脏重构和预后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起到改善心脏重构、改善预后的作用。扩血管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应用血管扩张药,主要为硝酸酯类制剂,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还能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主要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心率增快等。3.手术治疗:如果症状严重,且在特定部位,如颈动脉、心脏或肾动脉,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在颈动脉内,可以植入支架或采取颈动脉剥脱术;如果是在心脏,可以行心脏支架植入术;如果是肾动脉狭窄、闭塞性脉管炎,也可以进行支架植入手术。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医治疗1.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药治疗主要是利用活血祛瘀、化痰降浊、清热解毒类的中药,如红花、三七、丹参、瓜蒌、薤白、黄连、黄芩等。这些中药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不适症状,并延缓斑块的进展。在接受中药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过于油腻性的食物。同时,中药起效较慢,需要定量服用,不可擅自增减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起不良反应。2.针灸治疗:选择中脘、丰隆、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配以艾灸熏蒸,有疏理气机、活血化瘀、辛温通阳等功效,能够缓解头晕、头痛、下肢发凉等症状。3.按摩、推拿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病位在心脉,与心、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心阳虚衰津、气血津液运行迟涩会导致痰瘀互结、壅塞脉道。此时可选择心俞、厥阴俞、膈俞等穴位进行按摩、推拿,推动心气、调控血液在脉道中运行,使心阳温煦,营血正常循行于脉道,濡养周身肢体、脏腑、官窍。除了上述方式可以治疗动脉硬化,还可通过穴位贴敷、拔罐等方式辅助治疗。大多患者在中医辅助治疗后,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必要时还需进行西医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