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腿疼、腿麻、腿凉——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2023-12-08 00:26:58
作者:王玉玲
作者单位: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出现腿脚发凉、麻木、胀痛等问题,可能是腿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管腔出现狭窄、闭塞,下肢出现急性或慢性缺血所致。这种病称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为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表现,一般多见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中层组织变性或钙化,腔内可见激发血栓,导致动脉壁受到破坏,最终引发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患肢出现急性或慢性缺血性表现,严重情况下易引发患肢坏死。不同阶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病症表现第一阶段为疾病发展轻微阶段,患肢易出现皮肤温度降低、畏寒或者轻度麻木的表现,活动后患者易产生疲惫感,并且容易发生不受控制的脚癣。长期发展下会发现患者皮肤变薄,营养流失和脱发等问题。

第二阶段为疾病发展的间歇性跛行期。由于下肢缺血和缺氧,患者会出现小腿肌肉痉挛萎缩,患者易产生疼痛与乏力的感受,因此需要停下来短暂休息,只有等到病症有所缓解后,才能继续行走,疾病会反复发作。第三阶段是疾病的静息痛阶段,是患者下肢严重缺血,侧枝代偿严重不足,导致下肢肌肉与神经发现缺血性疼痛的病症,患者多见难以入睡、抱膝而坐、小腿下垂、抬升乏力等行为表现,此时患者会出现极为强烈的痛苦情绪。第四阶段是疾病组织坏死期,缺血肢体发生严重性组织坏死,皮肤温度明显下降,肢体末端发生溃疡,发现脚趾为暗紫色坏死,并逐渐向足部、脚踝甚至是小腿过渡,毒素经人体血流至全身,易引发全身性中毒,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性威胁。

如何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该疾病主要预防在于控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如加强血压、血糖、血脂监测,严格戒烟,能够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对下肢动脉硬塞发生风险有所控制,有助于心脑血管等不良事件风险抑制。针对存在上述风险问题患者需要加强日常监测护理,保证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动脉狭窄与闭塞性病变风险。针对已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患者,需要尽早锻炼和干预,加强用药的同时及时进行足部护理,以免病症恶化。对于已经采取手术治疗干预患者,仍然需要加强预防,以免病症复发或引发其他位置病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重新构建动脉血流通道,以改善肢体血流供应。一般已出现重度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与坏疽患者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干预。手术治疗需要结合不同患者病变位置、范围、程度以及自身能力出发进行针对性的制定。

一般来讲,动脉旁路手术是较为常见的手术类型。应用人工血管或者自体大隐静脉,在闭塞血管近端、远端正常血管间建立旁路,解剖内旁路与外旁路。根据原正常动脉血流方向进行内旁路解剖。解剖外旁路一般作用于解剖内旁路感染或手术耐受能力较差的患者中。其次,动脉内膜剥脱术也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治疗方案,但是现阶段临床应用较少。

再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微创的手术治疗方案手术产生的创伤较小且更利于患者恢复。此方法经动脉穿刺,输送球囊导管至动脉狭窄或闭塞处,扩张、重建动脉管腔,结合血管腔内支架联合使用,临床应用效果较强。一般来说,此种治疗方法多见于短段病变,随着临床医学发展,现阶段在长段闭塞性疾病中也有较好效果。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手术为现阶段临床应用范围较广的治疗方式。总而言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为老年患者的常见临床疾病,疾病发生后患者需要积极防治干预,若有必要需选择手术治疗,进一步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与生活质量。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