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让人精神愉悦,但随之而来的秋燥也让很多人烦恼。秋燥易出现干咳、皮肤干燥等症状,通常通过擦润肤霜、增加饮水量等即可缓解不适。但另有一类“燥”不仅持续性存在,且程度逐渐加重,尤其在秋天症状更为严重,这就是“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可以单独存在,亦可以继发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其临床表现为口干,频频饮水,部分人牙齿脱落、龋齿,进食困难等;眼干涩、少泪或无泪,部分人有异物摩擦感,严重者角膜穿孔甚至失明;周身关节及肌肉疼痛,皮肤黏膜干燥、瘙痒,鼻腔及外阴干燥;部分病人可能有肾、肺、肝等内脏的损伤。干燥综合征虽以侵犯唾液腺及泪腺为主,但可累及多个器官及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血液、肌肉、关节等,造成多系统、多器官的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有肾脏损害者,可累及远端的肾小管,表现为肾小管酸中毒而引起低钾性肌肉麻痹,严重者可出现肾钙化、肾结石等。小部分患者出现肾小球损害,严重者甚至出现肾功不全。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来说,秋季最为难熬,一方面天气变得愈发干燥,另一方面天气由热转凉,早晚温差加大,这些都是他们所惧怕的。
面对秋季干燥综合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哪些呢?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来说,应养成润肤的习惯,加强润肤可以降低皮肤敏感性,减少皮肤瘙痒的发生。轻度干燥者可以在洁面、洗澡后使用润肤露;严重者可以早晚按需使用润肤露,帮助皮肤锁住水分,降低皮肤敏感性。眼部干燥的患者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能够缓解眼干症状。日常生活中,患者还需注意用眼卫生,少用手揉搓眼睛,以避免造成眼部感染;眼干症状非常严重的患者可以在睡前使用润滑药膏涂抹眼角,戴潜水镜防止泪液蒸发;外出时要注意日晒防护,戴墨镜,避免日光直射;还可以通过改善周围环境湿度,缓解眼干症状。
由于目前发病原因还不清楚,所以本病尚无根治的方法,主要是替代疗法和对症治疗,实际上就是大家常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口干就补人工唾液,眼干就给予人工泪液滴眼,发生内脏病变就治疗内脏,只能是改善症状,控制和延缓因免疫反应引起的组织器官损害的进展以及继发性感染,无法做到斩草除根。但是如果患者不分季节出现口干、眼干、鼻干等表现的话,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看看是不是干燥综合征在作怪。在生活中,口干者可适当多饮水和用人工唾液,注意口腔卫生,勤漱口,以减少口腔继发感染的可能。同时要忌烟酒,减少物理因素的刺激,以及避免服用能引起口干的药物,如阿托品等。眼干者可用人工泪液以减轻症状并预防角膜损伤;对于关节、肌肉疼痛者可用非甾体抗炎药予以对症治疗;合并有肺脏、肾脏及周围神经等部位损害者,应使用糖皮质激素,并根据病情加用免疫抑制剂。应注重早期治疗,防止疾病深入发展,就能杜绝多脏器、多系统病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