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流程
样本采集与处理:根据检验内容采集相关检验样本,例如痰液、血液、脑脊液、组织、尿液等,按照相关标准对样本进行处理与保存,采集后样本处理主要有过滤、离心处理、去除杂质、冷藏保存等,以此降低样本检验中的因各种因素造成的误差。
实验室培养:将处理后的样本按照流程放置在适宜的培养基液中,培养微生物,通过显微镜等仪器设备观察微生物的形状、数量及生长特征,判断微生物种类。培养基有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基础培养基以及选择培养基等种类。
微生物鉴定:通过临床微生物的特定试验方法,鉴定培养物,确定微生物种类及药敏试验,以此确定培养物的耐药性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患者疾病治疗提供准确且科学指导。
结果分析与报告:分析检验结果,并将微生物检验结果及相关指导反馈给患者与医生,便于临床疾病治疗与预后。
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应遵从无菌操作原则,充分做好避免其他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光照、辐射以及化学因素等,以此提高检验准确度。
医学微生物检验项目
血液与骨髓培养:较多适用于伤寒、细菌引起的败血症等疾病诊断中,正常人血液与骨髓中不存在细菌与真菌生长情况,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部分球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等败血症致病菌在病人血液与骨髓中,该类致病菌具有耐药性。
脑脊液培养:较多适用于脑膜炎类型诊断中,正常人脑脊液中不存在真菌与细菌,通过脑脊液培养检验可以诊断出新生儿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因细菌引起的脑膜炎疾病。
痰液培养:适用于中毒性肺炎、大小叶性肺炎、新生儿肺炎、肺脓肿等疾病中,正常人痰液中存在菌群但其不致病,而肺炎链球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化脓性细菌、厌氧菌会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侵入体内并引发肺炎。
咽拭子与鼻咽拭子培养:适用于急性咽喉炎、鼻窦炎、猩红热等疾病诊断中,正常人咽拭子与鼻咽拭子中有正常菌群,不会致病,若是存在肺炎球联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单一或多种病原菌,则会引发急性咽喉炎、鼻窦炎等疾病。
中段尿液培养:多适用于泌尿道感染疾病诊断中,正常群体尿液中是不存在菌类的,若是人体尿道、肾、膀胱等被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致病菌侵入后易引发膀胱炎、肾盂肾炎、尿路结石等泌尿系统感染疾病。
粪便培养:适用于肠道疾病诊断,找出疾病致病菌。主要采样方法为直肠拭子法、自然排便采集法,正常人粪便中存在各种细菌,但不致病。
微生物检验意义
医院微生物检验的目的是诊断各类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感染性疾病,微生物检验可以准确、科学且快速地明确疾病感染病原菌种类、严重程度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从而为临床医生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微生物送检率与检出率的提高可以提高临床疾病诊断与抗菌药物使用价值,为地区病原菌耐药谱、类型时间提供经验治疗。医院定期做微生物检验,可以发现新型感染源,可以筛查易感染人群,从而为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结语:以上便是微生物检验的相关内容,微生物检验不仅可以为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有益参考,还能为医院与社会疾病感染源、感染途径以及感染控制提供有益帮助,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