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鼻息肉的手术治疗与术后护理建议
2024-01-26 17:20:53
作者:谢元元 黄剑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

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通常是由于鼻腔内的黏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赘生物。鼻息肉患者常常会出现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是鼻息肉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

一、传统手术治疗

传统手术治疗鼻息肉的方法包括鼻息肉摘除术和鼻腔鼻窦内窥镜手术(功能性鼻内镜手术)。鼻息肉摘除术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手术方法,通过在鼻腔内打开切口,将息肉摘除。该手术方法适用于较小的鼻息肉,但对于较大的鼻息肉或多个鼻息肉,摘除手术可能会导致鼻腔结构破坏,容易复发。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手术方法,通过在鼻腔内插入内窥镜,可以在直视下将息肉切除,同时尽可能保留鼻腔的正常结构。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是目前治疗鼻息肉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利用激光的高能量将鼻息肉组织破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激光器有二氧化碳激光器和Nd:YAG激光器等。激光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较小的鼻息肉。但对于较大的鼻息肉或多个鼻息肉,激光治疗可能会造成鼻腔结构破坏,容易复发。

三、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鼻息肉的辅助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术前准备、术后预防复发和并发症的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炎药、抗过敏药、激素类药物等。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缩小息肉、减轻炎症反应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药物治疗不能完全消除鼻息肉,对于较大的鼻息肉或多个鼻息肉,仍需手术治疗。

四、个体化治疗

由于鼻息肉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因此个体化治疗也是目前治疗鼻息肉的一种趋势。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病情、年龄、病史、过敏状态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患者,应尽可能选择创伤小的手术方法;对于伴有鼻窦炎的患者,应同时处理鼻窦炎;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应加强抗过敏治疗等。个体化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

五、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是指将传统手术治疗、激光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方法相结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综合治疗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例如,对于较大的鼻息肉或多个鼻息肉,可以先采用激光治疗缩小息肉,再行手术治疗摘除息肉;对于伴有鼻窦炎的患者,可以在手术治疗的同时进行抗炎症治疗等。

六、鼻息肉的术后建议

1、定期复查与随访

① 定期复查:鼻息肉手术后患者应定期回诊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手术效果和病情变化情况。复查时医生会进行鼻腔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如鼻内镜、CT等。

② 随访:随访是鼻息肉手术后的重要环节之一。随访时医生会了解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用药情况和生活习惯等,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随访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生活方式的调整与预防措施

① 加强锻炼:术后患者应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锻炼时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② 控制过敏症状:鼻息肉的发病与过敏因素有关,因此术后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同时,应积极治疗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

③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刺激鼻腔黏膜,不利于术后恢复。因此,术后患者应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④ 预防感冒:感冒是鼻息肉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应加强保暖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感冒发生。如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治疗。

⑤ 其他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积极治疗慢性疾病等。

总之,手术治疗仍然是鼻息肉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护理对于鼻息肉手术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治疗方法也不断涌现。未来,我们期待更加先进的治疗方法能够应用于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基础研究,深入探讨鼻息肉的发病机制和病因,以期为预防和治疗鼻息肉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