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胃癌、食管癌及结肠癌约占我国全部恶性肿瘤的1/3,且有85%在确诊时已近晚期,这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消化道肿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至关重要,而胃肠镜检查是目前发现胃肠道炎症、溃疡、肿瘤以及癌变病变最简单、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下面这篇文章就带您一起了解关于“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是消化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通常胃肠镜检查指胃镜和结肠镜检查的结合,胃镜检查是将镜子从口腔进入,经过咽部、食管、进入十二指肠降部,可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十二指降部;肠镜检查通常指结肠镜检查,结肠镜从肛门进入,检查范围主要包括直肠、大肠、乙状结肠、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回盲部,包括回肠、盲回肠、空肠则通过小肠镜进行检查。胃肠镜检查不仅可以观察胃肠道的黏膜情况,还可以对病变部位进行内镜下治疗,如行内镜下止血术、息肉切除术等,对于部分恶性息肉,不用进行外科手术,可直接在内镜下行剥脱术治疗就能达到根治效果。
一般情况下,有以下症状的人群需要做胃肠镜检查,具体为:
(1)有消化道症状的人群,如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时,需要做胃肠镜检查,明确是否有胃肠道疾病,并及时进行治疗。
(2)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如出现消化道出血、溃疡、肿瘤等疾病时,也需要做胃肠镜检查,明确病因,进行治疗。
(3)有胃肠道肿瘤的人群,如出现腹痛、便血、体重下降等症状,也需要做胃肠镜检查,明确是否有胃肠道肿瘤,并及时的治疗。
(4)除以上症状,还有具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上消化道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的人群、既往有胃肠道疾病需定期复查的人群、有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大鱼大肉、喜欢腌制食物和烧烤,经常熬夜的人群,都需要做胃肠镜检查。
在进行胃肠镜检查前,首要要做好身体检查工作,如果患者本身患有心脏疾病又或者是呼吸系统疾病等病症的话,那么在决定做胃肠镜检查以前首先要做相关的身体检查。一旦最终的检查结果显示病情还没有处于稳定状态的话,首先需要接受相关的治疗,等到病情处于稳定状态以后,才能够进行胃肠镜检查。不然不光会影响到最终的检查结果,还有可能会导致病情的加重。其次要做好胃肠道准备,因胃部有食物和水会影响到胃镜的检查结果,可能会造成漏诊、误诊,还会引起呕吐和误吸。做胃镜检查前至少要禁食8小时,前一天要吃少渣的食物,例如米粥、面条等,不吃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晚上吃完晚餐后不要再进食,早上也尽量不要喝水。做肠镜检查前一天医嘱进行肠道清洁,服用导泻药物,配合慢走、轻揉腹部,以加快排泄速度。另外检查当天建议穿宽松舒适衣服,在检查时,医生会要求患者脱掉上半身的衣物并穿上医疗服,以方便操作和保护隐私,穿着宽松、轻便的衣物,以便在检查时更加舒适。也要确保在检查前拥有充足的睡眠,良好的休息可以让身体在检查期间更加轻松,并且减少紧张和焦虑感。
做胃镜检查结束后,2小时麻醉作用消失,咽喉部无麻木感,即可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无不适,下一餐即可恢复正常饮食;如操作中进行了组织活检术,检查后2小时可进食温凉流质,4小时后可进食半流质饮食;肠镜检查后即可进食,取活检者当日可进温凉半流质饮食,合理安排生活,避免剧烈活动。做完检查后的三天左右应当适当的休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否则会影响到炎症消退,尤其是进行胃息肉、肠息肉手术的患者,也不利于伤口的恢复。在检查之后还应当保持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能够促进肠胃功能恢复,而不良的情绪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肠胃的蠕动。
现如今有很多人都会去做胃肠镜检查来诊断自己的身体是否患有胃肠方面的病症,胃肠镜检查属于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检查方式,通过检查能够及时的了解消化道内是否出现的病变,也可以准确的观察到消化道部位的黏膜组织,对于诊断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部肿瘤等疾病,相对来说是比较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