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药物,药物可进行疾病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如果药物管理不当,就会对患者的治疗带来风险,所以药事管理无小事,所有问题都应当认真对待,认真落实。
1.什么是药事管理
药事管理指的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以及与之相关的药物管理,主要包括药学部管理、临床用药管理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法律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等方面。它以患者为中心,对如何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和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等进行了研究。医院药事管理的内容包括组织管理、业务管理、技术管理、物资与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医院药事管理是一种专业化、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经济活动频繁,信息信息量大。
2.不合理用药会产生哪些影响
不合理用药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这种后果既有医疗上的,也有社会上的,医学后果主要表现为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医源性及药物耐药性等;社会影响包括医疗成本的迅速增加,医疗资源的滥用和低效率的使用。不合理用药的产生可分为无意识原因和无意识原因两种,非故意因素主要包括医务人员知识水平有限、缺乏对药物的认识、人为失误等;其恶性根源在于相关医务人员开大处方的扭曲激励机制。
3.如何做好药事管理保障人民健康
3.1完善药品采购与供应管理
健全药品采供管理制度,按照“集体决策,程序公开,阳光采购”的要求,确定药品生产商或上市许可持有人,由生产企业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确定配送企业,严格执行药品采购检查、验收等制度。认真贯彻国家、省、市药品集中采购的要求,做好药品集中采购与使用的有关工作。加强对药品质量的监控,对发现的不合格药品和配送过程中被污染、破损的药品进行及时处置。
3.2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医院要配备足够的药剂师、临床药师和其他药学人员,提高他们参与用药管理的能力,严格执行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制度,对不规范的处方、不适宜的处方、不合理的处方、不合理的处方、不合理的处方和不合理的处方进行修改,保证合理用药;同时要加强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用药水平,做好药学质量管理,对 ADR、用药失误、药害等情况进行监测,并按照规定及时上报,增强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3加强绩效考核工作
强化绩效考核,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对工作进行持续改进,使合理用药水平持续提升,使病人的药品费用负担得到进一步降低,同时也增强了用药安全性。同时根据医院的实际用药情况,编制了医院用药目录,并对其进行了更新。
3.4完善药学服务系
临床药师是促进医生合理用药的关键因素,医院应增强临床药师的参与热情,强化激励机制,使临床药师为病人提供“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临床药师工作流程。
3.5加强信息化建设
医院要建立健全的药品信息系统,对药品的采购、使用、结余等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对药品的仓储、配送、使用、不良反应进行监控,对同类药品进行管理。同时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把药品质量管理贯穿于诊疗全过程,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经济、适宜。
结束语
正确使用药物、合理处理药品废弃物和合理购买药品时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关注的,这样才能保障药事管理工作质量,希望药事管理工作不断优化和创新,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