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婚前保健和孕前保健知多少
2024-01-26 08:57:05
作者:罗瑜
作者单位:陆川县马坡镇中心卫生院

结婚生子是人生大事,在结婚生子前,夫妻双方进行相应的检查能帮助了解彼此的身体健康状况。婚前保健和孕前保健能让夫妻双方及时发现有关疾病和相关问题,从而及时采取对应措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婚前保健提高了夫妻二人的婚姻质量,而孕前保健使安全孕育得到了保障。

婚前保健

1.什么是婚前保健?婚前保健一般包括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卫生指导和婚前卫生咨询。婚前医学检查是通过一些医学手段对即将结婚的情侣进行身体评估,判断彼此双方是否存在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包括遗传性疾病、精神类疾病、生殖系统疾病、法定传染病等,从而及时给出相应的指导和治疗。婚前卫生指导主要是向男女双方传授一些性保健、生育保健和新婚避孕知识,以使双方能够达到生殖健康的目的。婚前卫生咨询则是开放一些咨询通道,以便男女双方在与医生沟通时能及时纠正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为保障健康生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为什么要做婚前保健?男女双方在结婚之前做婚前保健有利于双方的身体健康。在进行婚前检查的过程中,通过一些检查项目能够发现生活中不被重视或一直隐藏在身体内的疾病,例如急性传染病、结核病、精神病、血液病等。当在婚检中被检查出来后,患者便可以及时接受治疗。另外,婚前保健还能够让男女双方及时发现自身是否存在生殖器发育异常,例如女性可能存在处女膜闭锁、阴道横隔、先天性无阴道的情况,而男性可能存在包茎或包皮过长、阴睾、小睾等,以上情况都会影响夫妻之间的性生活。若被检查出以上问题,可通过手术解决。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夫妻在没有做婚前保健的情况下贸然结婚,导致给双方家庭带来痛苦,甚至导致婚姻关系破裂。此外,婚前保健还有利于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的素质。有关单位在对男女双方做婚前保健时,会全面检查双方身体健康情况,同时也会对对方的家庭史进行调查,在这一过程中,便能够发现对方是否存在遗传病或遗传缺陷。在此基础上,医生还会对男女双方进行生育指导,以防生育出畸形胎儿或遗传病儿。如此,总体来说,我国的出生人口质量便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孕前保健

1.什么是孕前保健?孕前保健是夫妻双方在有怀孕计划时需进行的一次全面系统的身体检查,相比婚前保健来说,孕前保健所涉及的范围更广、更全面,它不仅能够保障女性的孕期安全,还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遗传病儿和畸形儿的出生率,从而实现优生。

2.为什么要做孕前保健?孕前保健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不良妊娠结局。有关专家曾做过一项调查,身患抑郁症的女性在有孕后,其出现流产、早产、低体重儿的概率将会大幅度增加。因此一对夫妻在计划备孕前,需积极进行孕前保健。除抑郁症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是造成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体型太过肥胖的妇女会使胎儿出现巨大畸形、神经管畸形的情况,还可能导致胎儿窒息,同时孕妇自身也容易出现血压紊乱。而进行孕前保健,医生则会对备孕夫妻进行全面体检,并针对备孕夫妻双方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若育龄夫妇能在备孕前进行健康咨询并积极进行干预,则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不良妊娠结果的发生率,使我国的出生人口素质得到提升。

3.孕前保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在计划怀孕前,夫妻双方应接受孕前检查,孕前检查与婚检内容大致相同,医生会询问双方是否存在家族遗传病史以及基础疾病史。常见的不宜生育的遗传病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强制性肌营养不良、苯丙酮尿症、先天性心脏病、精神分裂症等。若备孕女性存在较严重的基础疾病,通常也不建议生育。女性应在备孕前的3~6个月进行孕前检查,要避开月经期,检查前3~5天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且在检查当日应空腹。而男性在检查之前应保持生活规律避免熬夜,检查前3天不要有性生活,且同样在检查当日空腹进行。

除正常孕前检查外,夫妻双方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双方在备孕期间,应提前3~6个月开始戒烟戒酒,以免有害物质进入胎儿体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平时注意多补充营养,女性应在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女性在孕前应尽量避免猫狗等宠物,宠物身上存在寄生虫,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女性应注重体重管理,经调查显示,标准体重内的女性最有利于优生,太胖或太瘦都会使身体内分泌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女性正常生育;女性应注意合理用药,大多数药物都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因此从孕前三个月开始,尽量避免使用药物,若迫不得已必须用药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或遵医嘱;在家中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高温环境,同时避免接触铅、汞、苯、砷等有害物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