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大“铅”世界,不可不防
2024-02-20 11:39:35
作者:许跃  
作者单位: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   山东  淄博  

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环境中普遍存在。铅在体内的量超过一定水平会对健康造成损害。铅可通过消化道吸收、呼吸吸入和皮肤吸收进入机体,引起以神经、消化,造血系统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铅进人人体后,以络合物的形式输送至各组织脏器,主要储存于软组织和骨骼中。血液中95%的铅在红细胞中,其浓度与机体铅吸收、排出、分布处于平衡状态,当生活环境不变,铅暴露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血铅不仅反映了近期的铅接触水平,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的铅负荷和铅的健康危害程度。

铅中毒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初期可能没有症状,但随着体内铅中毒的积累逐渐增加,慢慢地损害到身体的生长和智力发育,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铅一旦被人体吸收就不容易排出体外。铅中毒对儿童的危害主要是影响大脑发育,损伤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有报道称儿童发生铅中毒的概率是成年人的30多倍,具有不可逆转性。可导致儿童的智力发育迟缓,语言表达迟缓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铅中毒的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部绞痛、头痛、眩晕、心慌气短等,口内有金属味,严重者可见烦躁、抽搐甚至昏迷不醒。如果孩子出现学习困难、多动症状、注意力不集中、成绩突然下降,那么就要排除是否铅中毒引起的。还有些孩子整天坐不住,老是想踢东西,根本管不住自己,也可能是铅中毒的前兆。

导致铅中毒的原因非常多:

1、电池制造业、金属冶炼业、印刷业等是引起铅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2、从事与铅有关的工人工作后,若未能及时将工作服进行更换及淋浴,则有可能将工作过程中黏附在衣物、毛发上的铅带往家中而导致污染。

3、使用煤制品做饭、取暖或室内吸烟、使用含铅的油漆等可能会造成铅污染。

4、经常食用爆米花、皮蛋、罐装食品等均有可能引起血铅升高。

5、居住在马路附近、周围有工厂亦可能有铅污染。

6、使用含铅量高的化妆品可使人体吸收铅量增多。

7、经常接触彩印的食品包装、油漆类物品、染发剂等。

8、点含铅的蜡烛,特别是点有香味的和慢燃的铅超标蜡烛等。

9、长期使用不合格的彩釉餐具。

10、有些药物的铅含量也不容忽视,个别中药偏方或者含铅药物长期连续服用,铅将在体内蓄积,可能造成铅中毒。

铅中毒,防重于治。预防铅中毒的措施有:

1、加强环保意识,避免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特别是铅炼、蓄电池制造、胶板、焊接、喷涂、油彩等行业。排查与脱离污染源是处理铅中毒的最根本方法。

2、长期暴露在铅环境中的工作者应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及时洗澡,勤更换衣物。

3、儿童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玩具和文具,对于已经出现智力发育迟缓或行为异常等症状,经常腹痛及生长速度较慢或存在贫血症状的儿童,应密切观察、及时就诊,及时排除体内铅含量超标。

4、尽量减少在汽车、机动车多的马路边散步、玩耍,减少从呼吸道吸入。

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衣物,少吃含铅食品,吃水果时要削皮,尽量使用无铅化妆品、染发剂。一旦出现铅中毒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科学健康的饮食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排铅的功效,饮食调理的措施有:

1、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的新鲜蔬菜、水果。

2、建议多吃富含蛋白质食物,如鱼、肉、牛奶等。

3、建议多吃富含钙、磷食物,如豆类、虾、骨汤,香菇、果仁、蛋类、鱼等。

4、大蒜中的某些有机成分能结合铅,防治铅危害。

5、酸奶含有大量乳酸,能刺激肠胃蠕动,并可促进铅的排泄。

6、提高糖的供应量,抑制铅在肠道的吸收,同时保肝,维持肝脏正常解毒功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