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识别和预防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抑郁?
2024-02-21 08:33:01
作者:蒙淑琼
作者单位: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

什么是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抑郁?

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抑郁(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NSSI)是指儿童或青少年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对自己身体造成的伤害行为,如割伤、咬伤、烧伤等。这些行为通常与情绪低落、焦虑、孤独等心理状态有关。非自杀性抑郁不同于自杀行为,它不包含自杀的意图,而是个体在情绪困扰时的一种自我伤害行为。

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抑郁的症状和影响

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抑郁的症状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情绪、行为和生理等多个方面。首先,情绪症状是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抑郁的核心表现,包括持续的情绪低落、易怒、焦虑、孤独等。这些情绪症状可能导致孩子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对未来感到悲观,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

行为症状也是非自杀性抑郁的一个重要表现。儿童或青少年可能出现自伤行为,如割伤、咬伤、烧伤等。这些行为通常与情绪状态有关,是孩子在情绪困扰时的一种自我伤害行为。

除了情绪和行为症状外,生理症状也是非自杀性抑郁的一个表现。一些儿童或青少年可能出现头痛、胃痛、疲劳等生理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情绪状态有关,也可能导致孩子无法正常参加日常活动。

非自杀性抑郁对儿童青少年的个体和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导致孩子在学习、社交和家庭关系方面出现困难。长期处于抑郁状态还可能影响孩子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甚至可能导致自杀行为的增加。因此,对于非自杀性抑郁的早期识别和预防至关重要。

如何识别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抑郁

识别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抑郁需要关注多个方面,包括情绪、行为和生理症状等。首先,家长和教师应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注意情绪低落、易怒、焦虑、孤独等情绪的持续性和严重程度。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些情绪状态下,可能是非自杀性抑郁的表现。

家长和教师应注意孩子的行为变化,特别是自伤行为的出现。如果孩子出现割伤、咬伤、烧伤等自伤行为,应及时关注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此外,还应注意其他问题行为的出现,如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这些行为可能与非自杀性抑郁有关。

除了情绪和行为症状外,生理症状也是非自杀性抑郁的表现之一。家长和教师应注意孩子的身体状况,特别是头痛、胃痛、疲劳等生理症状的出现。这些症状可能与孩子的情绪状态有关,也可能是非自杀性抑郁的表现。

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抑郁的预防策略

预防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抑郁是至关重要的,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提高认识、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应对能力、学校支持和专业治疗等。

1.提高公众对非自杀性抑郁的认识是预防工作的基础。家长、教师和医务人员等应了解非自杀性抑郁的症状和影响,以便及时发现和干预。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可以增加公众对非自杀性抑郁的认知,减少对其误解和歧视。

2.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预防非自杀性抑郁至关重要。家长应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情绪管理,避免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建立亲密的家庭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有助于降低孩子出现非自杀性抑郁的风险。

3.此外,培养孩子的应对能力也是预防非自杀性抑郁的重要手段。教育孩子学会积极的应对压力和困难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等。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总结

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抑郁是一种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心理问题。通过提高认识、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校支持、培养孩子的应对能力以及寻求专业治疗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干预非自杀性抑郁行为的发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